维基解密资料来源 多自国防部

【新唐人2010年12月1日讯】(中央社台北1日电)经过追踪,“维基解密”(WikiLeaks)公布的美国国务院外交文件,大多来自美国国防部网络“机密互连协议路由网”(SIPRNet)。根据媒体报导,SIPRNet是交换机密资讯的网络。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BBC News)线上版指出,讽刺的是,成立于1990年代的SIPRNet,在美国9/11恐怖攻击后扩建,放宽分享机密资料的管道,避免各情报单位之间互通讯息出现问题。

  当初设计时,SIPRNet用来交换层级达“机密”(secret)的文件。列“机密”的文件,内容都是可能“严重损害”国家安全的资讯。

  据信约250万美国军事和非军事人员已接触SIPRNet的管道。

  不过,SIPRNet不被建议用来分送“最高机密”(top secret)。

  只有6%(逾1.5万份)的资料被列为机密,其他40%为“保密”(confidential),其余未分类。

  根据国防部使用说明,SIPRNet有一连串安检保护,包括:所有用户都须经过认可、注册;密码复杂,且每150天就必须更换一次;只能从安全地点的特定电脑上登录。

  然而,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恐怖攻击后,无论世界哪个角落,进出SIPRNet都变得更加容易。

  美国情报分析家罗崔特(Catherine Lotrionte)7月接受BBC访问时表示,在有效率的情报工作上,资料分享有其必要,而可能造成大笔资讯更容易遭窃的风险,也只是“做事的代价─缺点就是有人可能违反规定”。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指出,据称,伊拉克美军用来登录SIPRNet的电脑里,一个侦测SIPRNet可疑活动的线上安全系统遭人关闭,因为有人嫌它使用不方便。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