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医师变病人 吁早筛防癌

【新唐人2010年11月14日讯】(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14日电)柳营奇美医院荣誉院长曹朝荣是许多癌症医师的老师,当他罹患舌癌时,茫然求医的心情和一般人没两样。他今天和医护同业绑布条上街头,目的不是抗议,而是呼吁早期筛检癌症。

癌症希望协会动员近百名癌友、家属、医师上街,宣导“消除癌症、建立无癌环境”,兼具医师和病友双重身份的曹朝荣专程从台南北上参加,带领所有癌友在热闹的台北信义商圈游行卫教。

58岁的曹朝荣曾任成大医院内科部及肿瘤科主任,他说,教出来的学生遍及全台,都是肿瘤科医师,等到他自己罹患舌癌时,和一般病人一样,不知道要找谁开刀才好,还特地向癌症病人打听,花了很多时间才找到医师。

曹朝荣15年前发现舌头上有个小溃疡久久不愈,于是做了切片检查,结果良性,他就暂时放着;5年后,舌头溃疡不但没有痊愈,还变成1公分大,再次切片确认是舌癌第1期,他从医师变病人。

当被问到“得到舌癌,会不会很讶异?”曹朝荣回答“不会”。他说,罹癌不可怕,每2个男人中,就有1人终其一生会罹癌;每3个女人就有1人这辈子会碰上癌症。他现在积极抗癌,预防再得另1个癌症。

癌症希望协会理事长、医师王正旭指出,舌癌属口腔癌,在所有癌症中,口腔癌和子宫颈癌、乳癌、大肠直肠癌4种癌症,最方便藉由早期筛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存活率。

王正旭说,台湾每年新增8万癌症病患,因为早期筛检而发现者,只占千分之1,协会因此推动癌症筛检,目标是1年筛出1万人早期癌病患。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