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论坛】 中共面对污染的“新举措”

【新唐人2010年10月15日讯】【禁闻论坛】 中共面对污染的“新举措”

安妮: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禁闻论坛。 中国早已成为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近几年的污染还在快速增长。但就在最近中国政府史无前例的对高能耗企业,特别是钢铁行业实行“拉闸限电”, 造成全国钢产量突然大面积减产。伍凡先生,中共就是这样“节能减排”吗?实在是不可思议。

伍凡:据国际能源机构(IEA)2009年9月7日公布的《2009世界能源主要统计》资料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60亿吨,美国为57亿吨。中国成为排放二氧化碳量全球之首。2009年中国排放二氧化碳量达到75亿吨的高位,美国为59亿吨,相差16亿吨。2年内中国增加15亿吨,美国只增加2亿。可见,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人均排放低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国已处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首席地位上,中共当局面对的国际压力可想而知,压力巨大。中国现有的减排措施,大多还只停留在规划层面,至今尚无一条关于减排指标的约束性法律规定。十一五纲要虽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能耗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但截至 2009年底,单位能耗仅降低了14.18%,2010年第一季度甚至还增长了3%,这为2010年底前达标增加了更大难度。

安妮:据说这次大面积停电,还同时附加了三个条件:一是企业不准放假;二是税收不能少缴;三是要求企业自觉做出减产以配合减少能耗和污染,还要以以正常的设备检修作为正当理由。

伍凡:是的,节能减排不能靠拉闸限电,这是简单的明理。但是,2010年还剩下最后 3个多月的时间,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减排指标,中共官员为了保官位和乌沙帽,开始对企业限电拉闸。结果是制造了新的矛盾,增加了更大的困境。临近岁末,为完成政府安排的节能减排目标,素有“制造业之都”之称的温州,已于近期全面启动拉闸限电。温州潘桥镇实行的“停十(天)开五(天)”限电措施,使该镇近两千家中小企业被迫停工,甚至面临关闭困境。在企业眼中,政府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是要将他们逼入绝境。

安妮:有媒体披露说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减排指标,不少城市的中共官员居然通过对居民区拉闸限电 ,结果当地不少家庭和店铺只好自己购买柴油发电机,烧油过日子,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碳排放量。

伍凡:柴油机的碳排放量比其他工厂的量还要高,老百姓是不得已,没有电怎么过日子。中共当局面临减排巨大压力,也面临要提升GDP和增加就业率的巨大压力。如何使这两者平衡发展而不产生冲突是至关重要的。限电拉闸,直接后果是影响了企业生产,间接后果是影响民生。眼下正是企业生产黄金时段,限了电,拉了闸,企业一年最好的收获时期就要错过。企业是什么?是工业化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是工人就业的保障。拉闸限电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在削弱企业生命力的同时,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收入,不利于工人就业的稳定。

安妮:国际上有许多的低能耗绿色经济的成功经验,为什么中共就只能采用“拉闸限电”这样愚蠢的办法呢?

伍凡:简单化啊,不需要动脑筋,一拉闸,碳就可以减下来了。中共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没有一个细则去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在众多的因素中,至关重要的是要改变经济生产模式,从粗放型的、黑色的、高碳经济逐步转为高效率、低能耗的绿色经济,也称作为低碳经济基础上来。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安妮: 好,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观众朋友,感谢您收看禁闻论坛,我们下次节目再会。
伍凡:再见。

(以上文稿与播出内容略有不同)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