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中国城市病凸显 居民痛苦指数升高

【新唐人2010年10月12日讯】在当今中国许多特大城市,出现了住房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难、入学难、就医难等诸多问题,大陆媒体《中国青年报》把这些表现统称为:城市病,指的是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大陆的城镇化率为46.6%。

《荆楚网》一篇评论文章认为,中国的“城市病”是曲解了“城镇化”而带来的恶果。评论指出,城市的发展不是通过满城都是人来体现,更多的是通过城市的文明程度来体现,如整洁的街道、整然有序的交通状况、适量的高楼大厦、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治安、浓厚的文化气氛等等。而畸形的发展城市,严重的忽视农村,是一条腿走路,很难走得太远。

最近,一家北京调查公司主持的中国“最性感城市”评比,引发了热议。香港《太阳报》的评论说:“其实,中国最需要的城市评比是痛苦指数排名。”

一份来自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最新调查显示,北京和墨西哥两个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最严重,出勤交通痛苦指数幷列全球第一。8月底,京藏高速大塞车10多天,塞车长龙超过100公里,让整个世界感到惊奇。

而这种“城市病”造成的居民幸福感缺失,甚至还波及到具有优厚薪水的中国中产阶层。

据“中宏保险”去年展开《中国中产家庭幸福指数调查》发现,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有八成受访者幸福感达标但存有“伪现象”, 中产家庭在住房改善、子女教育、财富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困惑和不足。

中国行政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这些年城市化一味追求GDP,追求形象工程,地表上的东西很漂亮,地下的东西却很差。”

中国市政公用事业专家、《公权市场》作者徐宗威看来,城市病反映的是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出了偏差。城市的管理者在单纯的利益驱动下,房子越建越大、自行车道越来越少、各种公用设施越来越贵,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GDP的情况下而丧失了大城市的生活功能。

《瞭望》新闻周刊引述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说:“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这意味着城市化不但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还要看城市发展的质量。不能仅仅将人口居住在城市称为城市化,还要以这些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来衡量城市化。

新唐人记者王子琦、黄容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