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官员看中国防治艾滋病不易

【新唐人2010年7月23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林森7月22日维也纳报导)参加第十八届国际艾滋病大会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说,他们在中国进行艾滋病防治工作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和困难,是基层和偏远地区缺乏能够关怀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人员;中国社会尚没有建立起广泛和有效的志愿者体系。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艾滋病防控领域主要从事四个方面的工作:预防母婴传播;对儿童患者的治疗与关怀;对受艾滋病影响和其他脆弱儿童的全面关怀;在青少年当中开展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另外,该机构还与所有能够参与艾滋病预防和关怀领域的部门和人士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设有办事机构。

偏远农村地区难推展防治

该机构的中国专案官员许文青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开展工作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在基层,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地区,缺乏能够积极投入对感染艾滋病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实施关怀和援助的人员。

许文青说:“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基层没有人手,在社区没有人做关怀的工作。比如说在一个村子里没有人能够帮助和关怀艾滋病患者、艾滋病孤儿、或者是父母感染了艾滋病的儿童。”

许文青说,因为儿童和家庭需要的是每时每刻的关怀,或者说是经常能够感受得到的关怀,不是几个月上面有人来看望关怀一下就了事的,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关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防控艾滋病工作中最大的障碍是,不能接触到最基层、最有需要的人员,包括政府和民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机构的专案官员许文青说,在中国进行艾滋病防治还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民间的积极参与。

民间参与不足

许文青说:“民间的参与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很好的机制。比如说许多青少年愿意参与,他们说:我们真的很想参与呀,但是我们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参与。”

她说,青少年的参与需要科技界、学术界、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青少年更多的支援,使得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艾滋病的知识和资讯,和朋友分享这些资讯,并且能够积极、义务地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给自己身边受到艾滋病影响的人们更多的关爱。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