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拆迁火头处处 考验当局“和谐”口号

【新唐人2009年10月29日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采访报道)西安城市拆迁引起各种反弹,抱着不同诉求的公民喊出了自己的请求,有群体维权胜利,有人仍在坚持。上周数百家建材商户连续集体情愿,终于得到理想的拆迁安置安排;而一个回民区的居民要求尊重民族宗教习惯进行拆迁安置,随着月底强拆期限的逼近,他们仍在等候回应。

西安市大明宫胶合板批发市场的数百家经营者上周连续多天集体到市政府和市委上访。他们在政府大门外两侧聚集,打出十多幅标语,反复高呼口号:“坚决要求先安置后拆迁!”“和谐社会,安置拆迁!”“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有目击市民将现场照片发给了本台。

经过三、四天的持续请愿,商户们上周末终于得到政府允诺暂缓旧市场拆迁。商户代表王女士说:“我们去市政府两次没结果,去了一次市委根领导谈了一下。星期五商会代表和大明宫遗址拆迁办协商结果,给续延,我们市场晚一点拆,新市场建得快,然后搬过去就行了。”

大明宫胶合板批发市场有四、五百商户,多在此经营超过10年。今年十一长假过后,他们突然接到通知,称市场将要拆迁,命令他们搬走,既没有商户安置方案,也不谈租期未满的赔偿问题。随后几天,政府就开始砌墙堵门,令市场无法经营,更开来了警车,才引发了数百商户连续集体上访请愿的事件。

从行政命令逼迁到如今的协商、安置、后拆迁,商户们认为这是集体维权的胜利。王女士说:“对大明宫整个产业链,政府都是提出先安置后拆迁。我们市场商户得到这个通知就很生气。政府反应也快,马上把市场堵上了,当天警车都把市场拦截了。很仓促,要不大家也不会这样齐心地去找政府。”

与此同时西安市解放路附近游艺市场拆迁改造区范围内,一座由附近回民集资建造、已有近百年历史地的清真寺门前被挂上了三副大标语,写着:“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依寺而居!”“维护物权法,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没有民族和谐,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

附近的几十户面临强迁的回族居民,依然期待政府和民族事务委员会就他们的诉求做出回应。本周三他们的出入通道被堵,在向当地新闻媒体投诉后,拆迁办才重新挖通。居民洪女士说:“我们就要求以寺而居,没有别的要求,因为我们少数民族不管红白喜事什么都要在清真寺举行,是按照中国民族政策来提的要求,达不到我们肯定是不会走的。他们成天说协商,协商了一年多都没有结果,我们也希望赶快搬走,然后原地安置,生活起码有了保证。现在生活随时没有保证,今天把我们的路都堵死了,我们出行都很困难。” 

据悉游艺市场拆迁改造区涉及居民五百多户,其中回民约有两百户。政府以 “棚户区改造”名义启动拆迁,要在这里进行商业性开发,居民一律不准回迁,可选择现金补偿或迁往城外还未开始兴建的安置房。而政府对清真寺虽口头答应就地重建,但对于在此进行一日数次的礼拜、诵经活动、婚丧嫁娶仪式的回民如何继续他们的宗教和民族习俗则没有说法。大多数居民不接受政府的拆迁方案,但一年以来的施工噪音、尘土以及拆迁办人员的恐吓、骚扰甚至暴力,令过半回族居民无奈搬走。今年十一假期后更有上百的拆迁办人员把守各个巷口,检查进出的人员及携带的物品,以及发出月底强行拆迁的最后通牒。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