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顿口述私密日记 揭露当总统时治国心境

【新唐人2009年10月17日讯】(中央社美国亚特兰大16日路透电)美国前总统柯林顿(Bill Clinton)在位期间,曾在白宫会晤得奖历史学家布兰奇(Taylor Branch)79次,为自己的主政时期留下秘密日记。

这本新书名为“柯林顿口述:总统治国心境”(The Clinton Tapes: Wrestling History with thePresident,暂译),对柯林顿处理经济与赤字,盖达组织(al Qaeda)崛起,以及吕茵斯基(MonicaLewinsky)丑闻等重大事件,提供新角度。

自从水门案迫使尼克森(Richard Nixon)下台后,美国许多总统对在白宫录制录音带,都相当谨慎小心。

不过,布兰奇与柯林顿两人在20多岁时,曾经合作过,因此柯林顿提议录制录音带,当作总统任内的历史纪录,并由柯林顿保有录音带,布兰奇则根据同时纪录下来的笔记,再写成书。

1989年,布兰奇以“马丁•路德•金时代的美国(1954-1963)”(Parting the Waters: America inthe King years 1954-63)一书,赢得普立兹奖(Pulitzer Prize)。

布兰奇接受路透访问,畅谈当时访谈计划与新书。

问:你当时看到柯林顿承受何种压力? 答:“他有时候疲累的程度,令我相当讶异。好几次,他说话时眼皮沉重到快睁不开,但很快又聚精会神…在遭弹劾期间,好几次(他边讲话)会边做一些舒缓动作,像是抬起膝盖,或按摩穴道,似乎从中获得纾压…他身体相当紧绷,这点非常明显。”

问:弹劾过程当中,他对吕茵斯基(MonicaLewinsky)丑闻谈到些什么? 答:“他感到很后悔,并极力捍卫自己的总统职位,他与(第一夫人)希拉蕊的不愉快已经过去,因为两人共同面对弹劾的事情。他提到,吕茵斯基事件是惨痛教训,起因出自自怜心态。”

问:柯林顿如何看待这本书? 答:“他担心书的内容太过私人,因此有些私人事情可能会被扭曲。他原先期望内容只是谈政策面。”(译者:中央社蒋天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