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谈谈大汉族主义

【新唐人2009年9月1日讯】在中国,究竟有没有大汉族主义。这个问题很有争议。

很多汉人朋友说:中国哪有什么大汉族主义?中国祇有小汉族主义。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若干优惠政策,例如高考加分,例如在少数民族地区提拔干部要给少数民族保留一定的比例,等等。这等于是对汉人的变相歧视;尤其是在一般刑事案件上对少数民族的“两少一宽”(少捕少杀,一般从宽),更让汉人感到不公平。不消说,这种种不满都是有根据的,也很好理解。然而我们要记住,所谓大民族主义,其典型表现之一就是强制同化其他少数民族。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确实有大汉族主义。

众所周知,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徒有虚名。共产党一直在推行强制性的和隐蔽的强制性的汉化政策,近些年来更是变本加厉。在新疆,各级领导的实权(即党权)几乎都掌握在汉人手里。早先还有个赛福鼎当自治区党委书记,那以后就再也没有维族人担任自治区第一把手的了。按说,中共建政60年了,自己培养的维族干部也很多了,难道就找不出一个能当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吗?这表明中共当局对维族人总还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猜忌,不放心。维族人焉能对此没有感觉?王乐泉上任以来,加强对维族文化与宗教的限制,当局拆除了喀什葛尔老城等历史悠久且具有重要像征意义的传统文化建筑;规定在小学用汉语代替维语,并且禁止或者限制政府工作人员信奉伊斯兰教,包括不得留胡子,不得戴头巾,不得在工作场所斋戒或者祷告。维族人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也受到很大限制;如此等等。这不能不使得具有显着民族特征和民族意识的维族人深感被歧视被压制。事实上,当局对维族的方针是:大处严打,小处放宽。当局采用高压态势,不能容许少数民族有任何民族情绪。一个民族干部,在会议上稍微发点牢骚,就肯定得不到提拔,还有可能被开除。对少数民族而言,上述种种,不是大汉族主义又是什么呢?

且以语言问题为例。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大,自不待言。所谓中文,实际上是指汉语。当然,在中国,汉人占90%以上。把汉语规定为官方语言是合理的。然而,这也就意味着把其他语言置于不利的地位,从而也就意味着把母语是其他语言的民族置于不利的地位。一个讲汉语的人可以在全中国通行无碍(除了极少数偏远落后地区),而一个讲维吾尔语或藏语的人,只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就寸步难行。其实,维族人到内地去,不懂汉语就吃不开。这点维族人还是能理解的,他们并不会抱怨。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大量汉人移入新疆,并且在绝大多数部门占据优势,以至于维族人想在自己的家乡找工作,不懂汉语都很可能碰壁;甚至懂汉语也不一定能得到工作机会,新疆很多招工启事,写明了只招汉人。这在维族人看来不正是大汉族主义吗?

网上流传一篇文章《告诉你真实的乌鲁木齐》,作者署名“兵团二代”。这篇文章讲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新疆,汉人的节日,维族人也放假;维族人的节日,维族人放假,汉人照样上班。这看上去对汉人很不公平,“但是仔细想一下,才会发现这里面竟有一个惊人的秘密。因为这个现像说明……在新疆,一切活动都可以不依赖维人的参与而正常进行。 ”由此可见,维族人在自己的家乡已经落到了什么地步。很多维族人觉得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已经成了少数民族,在文化上沦为边缘人,在经济上成了弱势群体。他们感到自己的家园正在迅速地沦丧。更糟糕的是,维族人的这种种不满与痛苦没有表达的渠道。如果他们向当局申诉,当局每每不理睬;如果他们在网上发言,当局还很可能扣上“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的罪名抓人。

在这里,一般汉人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但维族人却不能不感到他们的利益受到侵犯。很多维族人不但对当局不满,而且对汉人也不满。民族关系变得很紧张。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局不顾少数民族自己的意愿而推行强制性的汉化政策。这反过来也就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地实行民族自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