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 医师:不一定是巴金森氏症

【新唐人2009年7月20日讯】(中央社记者黄彦瑜新竹市20日电)新竹市一名30岁女性因为有手抖现象,担心自己是否罹患巴金森氏症而求诊。新竹医院医师今天表示,巴金森氏症是休息性手抖,这名女性经诊断为动作性手抖,不必过于担忧。

卫生署新竹医院神经内科医师蔡佩君表示,日前一名30岁女性前来门诊,表示最近一年来拿杯子或夹菜时会有手抖现象,担心自己是否罹患巴金森氏症

蔡佩君表示,这名患者把手放在膝上休息时手并不抖,且走路快速,动作灵活,年龄也较一般散发性巴金森氏症年轻,因此初步排除巴金森氏症;但患者双手向前举时,手抖特别明显,故诊断为姿势性手抖,属于动作性手抖的一种。

另外,这名患者表示年轻时就有手轻微抖动的情况,也无酒精中毒及使用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如支气管扩张剂),且经抽血后排除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肝功能恶化等可能造成的颤抖。

蔡佩君表示,最常见的动作性手抖是原发性手抖,通常由一只手开始,然后另一只手也会,随着年龄慢慢越来越明显。其中约一半是遗传所致,为自体显性遗传,发生手抖症状的年龄约在15岁左右,有时连头、颈、脸、下巴及声带也会颤抖。

她指出,巴金森症氏是休息性手抖,双手处于休息状态时,通常是放在膝上时会出现规律性的颤抖,有时脚也会颤抖,除此之外,病人还会出现手脚僵硬、活动变慢、步态不稳等症状。

蔡佩君说,动作性手抖如果不严重,不影响生活或工作,不一定要治疗;若严重时,可藉由药物控制症状,患者不必过于担忧。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