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70才开始 渔民刘生根用画纪录渔业史

【新唐人2009年5月30日讯】(中央社记者沈如峰宜兰县30日电)所谓“人生70才开始”,验证在宜兰南方澳退休老渔民刘生根身上,一点都不假!刘生根70岁时,用绘画回顾过去近50年的海上生活点滴,纪录了许多已失传的渔捞方式和渔业生态。

作画已7年多的刘生根,至今已绘出上千张色彩纯真、不做作的作品,刘生根表示,不知道何时开始学会画画,可能是念小学时喜欢涂鸦有关。

他还说,日前女婿送给他的鱼类图鉴都用不到,全靠过去在海上见到的景象画出,而且画中的背景都是真实发生,“我们南方澳都是抓鱼人,如果画不对会漏气。”

1933年出生于宜兰县北方澳的刘生根,在日据时代只读到小学3年级就因战争而辍学,13岁开始学习捕鱼,一路从学徒当到船长,直到61岁时因兄弟不想再捕鱼,才把渔船卖了,过着安逸的退休生活。

近50年的海上打拼生活,刘生根历经过南方澳渔业最蓬勃发展时期,也累积各种捕鱼方式的知识及经验。

退休隔年,刘生根与多位老友在自家前的北滨公园,利用在海边捡拾到不同颜色的小石子,黏在公园的水泥板上,排列组合出各种鱼类的图案,自此展现出他的艺术潜能,不过,遇到“伯乐”发掘他艺术天分的则是8年后的事。

南方澳文史工作者廖大庆在刘生根70岁那年,无意间发现他的美术创作天分,因而鼓励他用绘画呈现记忆中的海上捕鱼岁月,刘生根自此以水彩或彩色笔,在每天清晨4、5时创作。

刘生根说,子女都已成年,居住在外面,家中只有老婆陪他,刚退休时没有事做,只有一直看电视和打瞌睡,但开始绘画后,一拿起画笔就觉得精神都来了!

刘生根先用铅笔画出草图,之后再上色,将早已失落的“勾龟仔”、流刺网、“巾着网”、“钓槽仔”、“镖丁挽”及钓鱼台捡鸟蛋等台湾早期捕鱼生活及方法,凭着脑中记忆一幅幅地呈现,作品虽充满童趣,但不做作,凸显纯真特色。

在他的画作中,有曾捕到的白带鱼、鬼头刀、豆腐鲨、乌鱼、鲨鱼、翻车鱼、旗鱼等,也有海中大鱼将成群小鱼团团围绕,水面上还有海鸟等着飞到船上捡现成,一旁还有过去海上流氓拿着叉子,准备将渔网中的渔获抢走,来个不劳而获。

从70岁开始画画后,刘生根除了去年因为白内障开刀,暂时休息半年外,几乎每天都在创作,作品至今累积上千张。家中的墙壁、客厅、走道甚至卧室,全都以他的作品取代壁纸,象征丰收,作品也曾在宜兰、台北及台东展出,颇受好评。

告别近50年的专业捕鱼领域后,刘生根在绘画世界里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个春天,在他每一幅深具童趣、栩栩如生的画作中,各种鱼类跃然纸上,线条粗犷中带有细腻,成为南方澳渔村最具代表性的乡土画作。

事实上,以前捕鱼时因为科技不发达,渔夫全靠自已的经验及能力,现在许多先进的捕鱼仪器普及了,但一些传统渔法却渐渐被淘汰,甚至消失了。

话说当年谁出海捕鱼会带照相机呢?幸亏有刘生根以绘画呈现早期的渔业历史,并重现早已流失的台湾渔民辛苦的讨海生活画面,而这对台湾社会而言,也是一项宝贵的文化资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