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绝种熊鹰遨翔新店天际 北县吁莫惊扰

【新唐人2009年2月10日讯】(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10日电)保育类一级濒临绝种的熊鹰,出现在新店市广兴山区,县长周锡玮今天前往观察,但熊鹰怕生,仅在山头高处盘旋,无法清楚观察。他呼吁大家千万莫惊吓熊鹰,防止不肖人士猎捕。

熊鹰是在今年1月31日被发现,今天仍在现场守候的爱鸟人士包括最早发现熊鹰的杨文阳,最先拍下熊鹰的邱昌万,还有特别赶来北县共襄盛举,80岁、资深的生态摄影家“顺伯”林朝顺。

周锡玮表示,保育类熊鹰出现在低海拔的台北盆地,显示新店地区的自然环境仍适合熊鹰生存。他肯定新店市公所及热心人士对生态保育的贡献。同时要求新店警察分局加强关注,防止不肖人士猎捕。

太鲁阁国家公园保育动物研究资料库指出,俗称熊鹰(Spizaetus nipalensis)的赫氏角鹰(Hodgson’s Hawk Eagle),拉丁学名为鹰雕( Spizaetus nipalensis),是台湾最大型的猛禽,体长70至80公分,最明显的外型特征是头顶后方的冠羽。

鸟友邱昌万表示,熊鹰是稀有种留鸟,栖息在原始林,但因为栖地缩减,加上尾羽和飞羽在原住民传统祭典与习俗方面有重要的价值,甚至中东国家有养鹰风气,1只成鸟可以卖到新台币40万元,熊鹰面临猎捕压力,生存受到威胁。

邱昌万表示,熊鹰濒临绝种,全台约只剩下300至400百只。熊鹰喜欢单独活动,鸟友研判这只熊鹰是位于乌来福山地区的成鸟,为了繁殖下一代而将他赶出来,另辟自己一片生存领域。

熊鹰一般觅食的场所在地面,喜欢扑攫鼠类、小鸟、蓝腹鹇、昆虫,甚至小山羌、小猴子。

周锡玮表示,北县赏鸟人士增多,代表鸟类已回到北县,未来希望持续改善北县的生态环境,让更多鱼、鸟能回来。

他呼吁大家要维护生态食物链的健全,不要随意破坏,希望赏鸟能结合户外运动及观光,让民众有健康的休闲活动。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