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百餘年 鹽水蜂炮愈放愈發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2月5日訊】(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5日電)傳承180餘年的鹽水蜂炮活動,相傳起源於關聖帝君出巡驅除瘟疫,至今成為每年一度的民俗活動盛會,總是吸引超過10萬名國內外觀光客湧入,體驗萬蜂螫身的快感。

鹽水蜂炮相傳起源於清朝光緒初年,當時鹽水地區流行霍亂瘟疫,加上醫藥不發達,死亡人數頗多,造成人心惶惶;經居民向廟宇內供奉的神明請示,關聖帝君指示在其正月13的飛升日出巡,信眾隨神轎一路燃放鞭炮、繞行大街小巷,事後疫情也果真結束。

鹽水居民此後每逢農曆正月13日,便沿襲往例請出關聖帝君出巡,以驅邪佑民,神轎所到之處都有信眾燃放鞭炮;隨著時代變遷,出巡繞境活動漸與正月15的元宵節結合,傳至民國80年,因為活動愈來愈熱鬧,擴大為2天2夜,從正月14上午8時啟炮,至正月16凌晨才結束繞境。

早年跟隨神轎燃放的多是一般鞭炮,但後來民眾開始講究聲光效果及排場,將沖天炮及煙火綁在炮架上,成為一座座的炮城,在神轎經過住家附近路口時將神轎攔下,對著神轎隊伍施放,常是數萬發沖天炮齊飛的壯觀景象,如同蜜蜂在空中亂竄,因此被稱為蜂炮,炮城則被稱為「蜂巢」。

瘟疫遠離民眾之後,施放蜂炮的傳統漸漸變成了商家祈求新年生意興隆、民眾祈求平安的儀式,講究愈放愈發、炮城愈綁愈大,也開始吸引外地人到鹽水體驗「犁蜂炮」的快感,每到元宵夜就將鹽水小鎮擠得水洩不通。

關聖帝君出巡的隊伍在啟炮後,白天會繞行鹽水鎮郊區,晚上進入市區時便是重頭戲,由於觀光客及攔轎的商家愈來愈多,神轎常要分成兩路巡行才繞得完。

不過近年來鹽水地區的大型炮城數量有減少趨勢,除了受到景氣影響,動輒數十萬元的費用讓一般商家卻步之外,綁炮城需要1到2天的時間,還要有夠大的地方搭棚擺放,安全問題也是考量之一。

不過也正因如此,大型炮城總是格外吸引外界目光,例如已連續出現3年的大茶壺炮城、王船炮城、還有主辦單位鹽水武廟每年推出的主題炮城,還在製作階段時就已製造不少話題,施放前更是早早就引來成群遊客簇擁,等待體驗那短短幾分鐘的震撼。

今年的鹽水蜂炮活動時間適逢寒假,預料遊客會比去年還多,雖然先前傳出整體施放規模可能縮水的消息,但在鹽水武廟與台南縣政府頃全力經營下,要打造出「愈放愈發」的感覺,預料不會與往年相差太多,打算前往體驗蜂螫快感的民眾應該不會失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