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担心萨蒂扬资讯集团诈欺事件影响形象

【新唐人2009年1月8日讯】(中央社记者郭传信新德里 8日专电)印度金融专家今天表示,印度最大资讯软体兼外包公司之一的萨蒂扬(Satyam)集团坦承诈欺事件,暴露公司监管制度严重缺失,将导致外资在与印度资讯公司合作时产生疑虑。

  但印度工业总会( Confederation of IndianIndustry)安德拉省(Andhra Pradesh)分会副主席普拉萨(Harish Chandra Prasad)表示,萨蒂扬电脑软体集团是单独的个案,不致影响印度企业的形象。

  萨蒂扬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拉卓(B.Ramalinga Raju)昨天突然宣布辞职,并坦承萨蒂扬集团多年来都在捏造账户和资产,并夸大获利。

  拉卓发表声明说,该公司在去年9月底的资产负债表中,浮报了现金和银行存款余额多达500亿卢比(10亿美元)以上,而这“完全是因在7年间夸大获利所致”。据印度媒体今天报导,拉卓如果被判定有罪,可能被判处最多7年有期徒刑。

  出身农家的拉卓,是于1987年创立萨蒂扬公司,并迅速成为印度主要资讯软体暨系统整合服务外包公司,股票于1991年在印度股市上市,2001年又在纽约股市上市。雇用员工达5万3000人,分公司遍布美、英、加、澳、巴西、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和匈牙利等国。

  萨蒂扬事件为印度业界喻为印度有史以来最大一椿公司诈欺案,并与2002年美国安龙(Enron)能源公司破产比拟;安龙破产事件是美国企业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萨蒂扬集团在去年还得到印度政府颁发企业管理优异的最佳象征“金孔雀奖”。

  但“印度斯坦时报 (Hindustan Times)”经济版今天报导指出,萨蒂扬集团所以能够多年来捏造不实账目和资产,就是因为集团的董监事委员会未能担负监督责任,其他受牵连者还包括受聘为萨蒂扬工作的的会计公司,其中包括了国际知名的 Pricewaterhouse会计事务集团。

  印度金融专家暨经济学者尚卡(SiddharthShankar)在报导中表示,萨蒂扬事件将对印度企业的管理形象造成负面冲击,对有意在印度进行长期投资的外国企业而言,今后要找寻可靠的印度合作伙伴,可能必须三思而后行了。

  尚卡同时谴责说,不仅是公司的董监事成员应负起责任,更重要的是政府监管单位应确实监督企业运作。

  印度商工会联合会( Fededration of Indian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主席强德拉谢克(Rajeev Chandrasekhar)也表示,萨蒂扬事件暴露整个集团在监管上的缺失,政府当局应迅速查明案情真相。

  但萨蒂扬公司所在的安德拉省印度工业总会分会副主席普拉萨有意淡化事件。他承认印度企业普遍在监管和运作方面存在缺失,但萨蒂扬事件仅是一起个案,不足以代表印度企业整体。

  据萨蒂扬集团网页颂扬集团总裁拉卓说:“拉卓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梦想家、全球知名企业家和思想家。他通过一种简单而包罗万象的管理模式创造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以客户为本,不断追求卓越。”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