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食品新价值 米糊暂代奶粉派上用场

(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二十八日电)大陆奶含三聚氰胺让全台湾闻奶粉色变,食品业相关奶制品业绩全受到拖累,妈妈们更害怕不知该用那家的奶粉,专家说,老阿嬷时代不就是用台湾的“米糊”养活一代又一代的小孩吗?稍微调一下配方就可以暂代奶粉来喂养小孩;“老食品”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发挥“新价值”的功能。

想都没想过的化工产品三聚氰胺也能放在奶粉中骗过仪器,增加蛋白质含量,却造成无辜孩童肾结石,甚至残害终生,中国大陆的父母心急如焚地抱着孩子在医院等着检验的画面不断上演,脸上尽是又急、又气、又无奈的表情。

台湾则是不断发现某种奶制品又含三聚氰胺的消息,让消费者担心害怕,大人吃别的可以活命,但小孩该怎么办?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到底该吃什么才好,看到奶制品有如惊弓之鸟。

此时不禁让人想起,台湾早年经济情况不好,哪里买得起奶粉,贫苦日子里,老阿嬷是怎么把孩子养大的?

老天爷还是眷顾台湾的,台湾一年生产稻米 130万公吨以上,今年一期稻还丰收,比往年同期增加10万吨以上,吃饭根本不是问题,而这也就是老阿嬷养活孩子长大的不二法门。

家族三代在彰化浊水溪八堡圳种米、卖米的金墩实业公司 (金墩米)董事长沈永志表示,“台湾就是靠米养大的”,从前经济差,有些人家甚至连饭都吃不起,只能吃粥,照样下田做粗活;后来经科学分析后才发现,白米熬煮成稀饭或米糊,能有效提升大分子的抗体,补中益气,可说是“平民的人参汤”。

沈永志指出,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容易有大肠激躁症,不妨喝一点米浆,煮稀饭时除了最上面一层的“米糊”之外,也可以把白米泡水之后,用果汁机打成米浆,再以小火慢慢煮滚,一次多煮一些放在冰箱内,要吃时再拿出来加热,对恢复体力很有帮助,小朋友若是拉肚子,吃一点米浆也很有帮助。

不过,沈永志也说,毕竟米糊的营养成分与奶类不同,因此若要暂时取代奶粉还必需要配合营养师的建议,从调整成分下手,才能让小孩得到完整的营养。在这个遭三聚氰胺波及的节骨眼上,多用米食来取代奶粉确实是个容易取得、简单、便宜、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振兴医院营养治疗师钟子雯表示,古早时代不仅吃米糊,小孩还吃母乳,母乳中的蛋白质、淀粉、油脂等成分非常好,但米糊中的淀粉占了90%,蛋白质约占10%,所以若要用米食暂取代奶粉必需调整配方。

她指出,对于六、七个月大的孩子开始要增加副食品时,若妈妈们害怕市售的配方奶粉,首先仍要延长喂食母乳的时间,另外再用一杯米加十杯水的配方,以电锅熬煮成极为稀烂 (看不到米粒)的米糊。

假设宝宝一天吃六到七次的母乳,可以试着在喂母乳之前的半小时,先喂一些米糊,等宝宝不再吃之后,隔一会儿再喂母乳,几天内观察小孩对米糊的反应,逐渐习惯后,米糊份量逐渐增加,母乳逐渐减少,而且一杯米配十杯水的黏稠度可以渐渐改成1:9、1:8、1:7,让宝宝的肠胃适应米食。

钟子雯说,等宝宝再大一点,也习惯米糊后,为了要增加米糊中欠缺的蛋白质、钙质等,可以用猪大骨一起熬煮米糊,营养增加了,味道也好一点,观察宝宝可以适应后,不妨再换成使用细绞过两次的碎肉,隔一段时日再换成 (鱼吻) 仔鱼、豆腐或蛋黄等,让宝宝逐步适应调整配方的米糊,母乳喂食次数则渐渐减少,即可技巧地避开不安全奶粉的尴尬时间,同时也让宝宝早日习惯成人食物。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