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词”何以很时兴?

  进入2008年以来,网络上出现一系列的“雷词”,甚至一向很严肃的官方报纸都专门撰文阐述“雷词”,于是各类“雷词”如雨后春笋般充斥网络,网民嬉笑怒骂成于一统的大众语,使网络处处跳跃着黑色幽默的音符,不禁令人眼界大开。

  何谓“雷词”?“雷”为自然现象,一打雷人们就有震颤感,据说网络这个“雷词”源于周星弛主演的《大话西游》里的台词。仔细分析从“大话”演变成“雷词”,也确实有点意思。现在网上传播“雷词”的多为有文化的年轻人,他们既受过“大话”的潜移默化熏陶,却也有结合自己经历对现实的一定分辨能力,因此在相对宽松环境和新事物氛围中,很喜欢采用戏谑、恶搞等手段针砭社会弊病。这种轻松、幽默的社会批判,成了大众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民间语收集者黄集伟先生将其此命名为网络上的“雷词”,也就是“借助于网络迅速传播的具有震撼力的词语”的解释,很有道理也很形象。

  汉语言很丰富,而词汇又是汉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和分子。社会政治、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变动和发展,以及科学文化的进步等,无处不是首先从语言的词汇中反映出来。其突出表现就是新词新义的大量涌现和套用。而“雷词”的兴起,是以我国网络时代对现实某些很有代表性事情的另类解读和记忆方式,犹如讽刺民谣、政治笑话或貌似“很黄”的荤段子,都呈现出一种对现时代的某些弊端和相对应的社会弊病的辛辣抨击。对一些众所周知原因不能公开宣泄的情绪无法敞开表达时,“雷词”便发挥了含而不露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功能。因此,“雷词”带有一定的无奈隐语的特指性,其表现形式往往是:或借题发挥、或调侃恶搞、或含沙射影、或宣泄浮躁、或幽默深奥……。总之,简单易记,印象深刻、意会哑笑、琅琅上口和恣意边缘化,便成了它的基本特点。近年来我国因特网的网民人数名列世界最大户,自然各类“雷词”创意之怪异、幽默之风趣、影响之广泛、传播之快捷、套用之恰当、寓意之深刻,让你不得不拍案叹服国人的聪明。

  其实类似“雷词”的语汇早些年就有(严格讲与网络的“雷词”还是有较大差别的)。那时多出自一些很大众口语化的小说,如的王朔的“我是流氓我怕谁”、王小波的“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多为拿自己开涮做目标对他人他事等某些社会现象的讽喻、隐喻,表面体现为一种市井的庸俗心态。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风靡的“朦胧诗”,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顾城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去寻找光明”和北岛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等,至今流经不衰还常常被人引用。这些隐晦诗句并非太大众化,而且多为政治领域的指向偏多,也就远没有大众化口语化的“雷词”使用的广泛和频繁了。

  记得1987年底,上海辞书出版社出了一本《汉语新词词典》,汇总了几十年来我国涌现的新词1600余条。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对外开放,随后相继各类新词汇不断涌现。该出版社2003年4月又出了一本64K的类似工具书,叫《新词语小词典》。收录新词2400余条。好像这两年再没有出版续集——也难怪,如今变化块,做的比想的都快,自然新词汇编纂着无法适应新时代新潮流的快速步伐,就显得墨守成规跟不上趟啦。当然啦,上述辞书汇编新词,个个都正襟危坐严肃规范,而且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而这些年“另类”的特定事件、特定人物涌现的民间草根“雷词”,有其时效性和游戏性的特色(譬如依托的某事件一旦冷却被人遗忘,该“雷词”也会被新诞生的某事件为依托的新“雷词”所替代——吐故纳新嘛!),显然不会历经数年成“长青树”的,自然不能力登辞书“大雅之堂”显摆了——况且一些“雷词”本身就很敏感“很黄很暴力”。

  呵呵~~别难为那些文人编辑了,的确不好再继续编纂了!要编纂,也只能靠草根文字词汇爱好者了。

  网络上的“雷词”,往往与官方是所谓“最大流行语”唱反调,或者说,官方的流行语基本是“正面”的、主旋律的,如2007年的流行语为“嫦娥一号”、“民生”、“香港回归十周年”、“CPI上涨”、“廉租房”等等;今年的流行语是“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鸟巢、水立方”、“火炬传递”、“北京欢迎你”等等。而网络或民间的流行语多为“负面”的、非主流的。如2007年网络流传的“你太有才了”、“我看行”、“史上最牛”、“纸包子”等等;今年流传的见文后。这种看似“唱对台戏”的矛盾交织,并非不正常,恰恰相反,一正一负,起码在表象上平衡了反映人们对社会各个领域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不同心态表露,应该说是在一个并非都很理想的社会里的一种很正常、并有其积极一面的警示作用。而这一点,恰好对有理智和成熟的执政者来说,客观会起着“掌握民情、了解民意”的戒勉作用。

  当然,“雷词”也反衬一个社会问题:民众中某些需要合理表达的东西,因为不能通过正常自由渠道显示出来而采取迂回曲折的手段,并非是一个正常社会的正常现象。对这种隐讳的表达形式的原因,我也不想再说下去了。就此打住吧!

  “雷词”的频频产生并广泛传播很时兴,的确令人深思!

  那么,今年网络上新流行哪几个“雷词”呢?

  有段网友专门写的帖子,我懒得动手费脑细胞,不揣冒昧采取“拿来主义”再加点工后,便成了如下东东:

  1、“很傻很天真”、“很黄很暴力”。

  “很傻很天真”: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后,2008年2月11日,阿娇在声明中做了道歉,说她“很傻,很天真”,以此来解释她过去的行为。

  “很黄很暴力”:2007年12月27日新闻联播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中采访13岁的北京小学生张殊凡。她说:“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

  同样,因艳照门事件产生有新意的“新陈代谢”(陈冠希、谢霆峰)、“娇身冠养”(阿娇、陈冠希)等,或许也会成为特指讽人的新成语哩。

  由此引申一系列冠以“很X很XX”的“效颦”词泛滥,也广为纸质媒体采用做大标题用了。

  2、“打酱油”

  某电视台街头采访对“艳照门”的看法,一个市民说:关我屌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喻指网络上不谈敏感话题,只用这句话相当于“路过”的回帖,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代名词。

  3、“俯卧撑”

  2008年 6月28日,贵州瓮安发生严重打砸抢烧突发事件。关于事情起因和经过,网上一度有各种传言。7月1日晚,贵州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安厅发言人在介绍调查情况时说,在李树芬溺水之前,与其同玩的刘某曾制止过其跳河行为,见李心情平静下来,刘“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几分钟后,网络上就出现了帖子:《我是来做俯卧撑的》,随即“做俯卧撑”在网络上迅速火了起来,远远不是一项体育运动的意思了。

  现在这个“雷词”多喻指对一些问题因某种原因引而不发、或作立场中立的表示,有时用作不满的含义。

  4、“正龙拍虎”

  2007年10月3日,陕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遭到网民“造假”的质疑。而陕西有关部门人员却大肆肯定并用脑袋担保是真的。今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周正龙的“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老虎。“正龙拍虎”,是指为集团利益人为造假、无中生有。多引申为做人不厚道,醉死不认酒钱的无赖举动。

  我看过央视报导此事时也调侃道:看来“正龙拍虎”将来会成为新的成语。可见此“雷词”的影响。

  5、“兆山羡鬼”

  今年6月6日,《齐鲁晚报》发表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词二首”,以地震遇难者的语气说:“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被网上讽刺为“兆山羡鬼”,多指阿谀拍马之风。

  6、“秋雨含泪”

  今年6月,中国知名学者余秋雨在自己博客中写了题为《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不要被利用》的文章,该文一出便遭到网民一片谴责。其博文大意是地震灾区一些家长捧着遇难子女的照片结群请愿、要求查清“***工程”的行动不理智,会导致国外反华宣势力的诋毁。于是“秋雨含泪”这个颇有诗意的新词诞生,并被形容为假惺惺的鳄鱼眼泪意思。

  7、“范跑跑”、“郭跳跳”

  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5?12汶川地震发生时丢下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后在天涯论坛上发帖《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称除了自己女儿,在地震时甚至不会救母亲和妻子。他立马被网民痛斥为“范跑跑”雅号。特指无道德无良知的极端自私行为。

  同年6月7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范美忠就自己“先跑事件”与节目嘉宾展开辩论,作为观点对立方的时评家郭松民几次暴跳如雷,并用“无耻”、“畜牲”、“杂种”之类的字眼对范美忠进行了辱骂,中途还一度拂袖离场。郭松民在论坛上则被网民称为“郭跳跳”。多形容“极左”现象或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8、朱坚强 (我暂且称作为“强猪系列”)

  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猪,震后被埋废墟下36天,6月17日被刨出来还坚强活着。后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3008元将其买下并取大名“朱坚强”。樊建川打算将它一直养到自然死亡。无独有偶。6月29日,汶川县映秀镇一头压在废墟下整整49天活猪出土,比“猪刚强”还刚强,此猪荣获“猪刚强”美誉令人奔走相告。这不,昨天又爆出“猪闻”:7月31日早晨,甚邡红白镇村民张玉华在自家猪圈发现一头被埋80天还活着的幼母猪的,于是人们感慨它远远超过前两头的“强”叫它“猪超强”。于是又爆猛料,“猪超强”又成了“新闻猪物”。

  时世造英雄,有时连畜生也不能幸免。对“朱坚强”和随后的“猪刚强”和新“超猪”的“猪超强”的宣扬就是范例。媒体在抗震救灾时对于生命顽强不屈精神的讴歌的同时,连大难不死的系列猪们也荣膺“英雄”称号广为宣传,确实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几个没思想没教育的猪凭着本能和侥幸活下来,就值得大泼笔墨宣扬?看来人类对自己的审美已极度疲劳了,随即转向对猪的专爱,进后是狂欢生命之顽强的赞颂。现在引申“朱坚强”多为不愿做任人处置的“砧上肉”的替代含义。

  9、“国家罗汉”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法院职工芦涛因工程纠纷,在上班期间和一名包工头跑到工地上,公然对一位民工实施殴打,导致该男子受伤住院。当日在公安机关介入处理后,其与同伙纠集一伙社会青年,乘着八辆的士车来现场意欲再次行凶。芦涛打人时叫嚣道:“我是法院的,我代表国家罗汉,花100万弄死你这个农民!”于是网路上很快出现“国家罗汉”的泛滥。现在网民用“国家罗汉”替代的专用名词,多指那些滥用权力作威作福欺压弱小力量的个别国家工作人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