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综合报导)据中国国家防汛办通报:从5月26日开始截至目前,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12个省市不同程度发生暴雨洪灾。中国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56.6万公顷,受灾人口912万人,因灾死亡93人、失踪43人,倒塌房屋4万间(不含地震倒房),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元人民币。水利专家预测,2008年海河和黄河确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从 26日开始,中国南方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的大范围、高强度的一次降雨过程,影响范围包括: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福建、河南、安徽、湖北、江苏、上海等12个省(区、市)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湖南、江西、贵州、浙江、广西部分河流水位出现大幅上涨,其中湖南湘江、沅江,浙江钱塘江,广西蒙江等部分支流发生超警洪水,一些支流发生超保证水位的洪水;灾情已经造成一些地区经济损失严重。
面对此次洪涝灾害的出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顾问、黄河水利委员会教授级高工、曾经成功预测中国两次特大洪灾的王涌泉表示,2008年海河和黄河确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王涌泉认为,50年来他的一个主要发现就是,黄河总是有一段时间枯水期,然后就有一段时间丰水期。据史料记载,黄河的几次大洪水前,都曾发生长时间的枯水。发生旱涝转变的年份,也就是北半球欧亚大陆大气环流发生改变的时候。当纬向型环流(沿地球纬圈走向运行的东西向的大气环流)强盛时,从太平洋南部和印度洋来的经向型环流就很弱,黄河就枯水,反之则丰水。“大气环流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和太阳活动关系密不可分”。
1997年缅甸北部发生群震后,身为国内水文界老专家和日地水文学创建人的王涌泉,根据洪水历史规律和1997年秋后印度洋海温增高及非洲东南部频发暴雨洪水,而且逐渐逼近中国的先兆事实,于1998年1月预测当年7至8月长江流域中下游将出现特大洪水,结果1998年大洪水如期而至。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Mw9.3级特大地震发生后,2005年3月,王涌泉向国家领导人反映,“苏门答腊特大地震后,珠江可能发生大洪水”。当年6月,珠江流域果然出现了大洪水。这两次预测,是当代国内外水文界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