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强震 中国128处重点文物受重创

(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电)四川汶川县发生芮氏规模八强烈大地震之后,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率领了一批国家文物局抗震救灾调查组陆续在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四个受灾严重省、直辖市调查,发现有将近一百二十八处重点文物受到重创。

中国青年报今天引述单霁翔说,“地震给文化遗产造成了非常惨重的损失。”

  单霁翔指出,中国国家文物局首批派出二十名专家组成文物保护专家组,按照不同地区的受灾情况,分组到灾区实地指导灾区抗震救灾文物保护工作,争取在三周内对文物损失情况进行详细汇总。

  对于灾后的文物修复,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说,陶器等瓷器文物标本受损已经无法挽回,只能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重新粘贴。

对于地震中已经倒塌的古建筑,要对震落下来的瓦当、雕饰、砖瓦等部件加以搜集保管,未被震碎的瓦片等可以在灾后复建时重新使用,以尽量保存历史原貌。

  中国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建议,借鉴日本文物系统应对地震灾害的经验。日本处在地震多发地带,但所有博物馆里的所有陈列柜都具有防震功能,地下无论怎样摇动,地面上的柜体可以保持不动。

  中国大陆古建建筑物专家王世仁表示,中国古建筑的防震规定应尽早公布。中国很多新建筑是进行过防震设计的,但是古建筑却没有,而且针对古建筑维修加固的防震规定基本是空白,只有一些临时措施。

据中国国家文物局统计,四川地震灾区包括成都、绵阳、德阳、阿坝羌藏族自治州十四个地区共三十九个县、市,涉及世界文化遗产一处(都江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十七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百二十五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六百八十四处,另外包括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藏、羌碉楼与村寨,共计文物保护单位近千处。

  截至目前,仅四川省,共有六十八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一百四十二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其中,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州领报修院、都江堰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垮塌;绵竹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古建筑、理县桃坪羌寨局部垮塌。

  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则用“遭受了一场浩劫”来形容目前的都江堰、青城山。都江堰两千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省文物管理局提供的灾情报告显示:此次地震,都江堰水利工程鱼嘴(分水堤坝)出现裂缝。该遗产地的二王庙片区山体滑坡,秦堰楼下沉,戏楼、厢房、五十二级梯步、照壁、三官殿、观澜亭、疏江亭、前山门等建筑和围墙全部垮塌;伏龙观所有古建筑屋脊、屋瓦全部损坏,木结构断裂,建筑严重倾斜,地面开裂下沉。970527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