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中国物价轮番上涨 通膨严重

中共国家统计局5月9日公布的资料显示,3月份中国通货膨胀率水准比上年同期上升8.3%,较之今年2月比上年同期上升8.7%的水准略有回落。最近,中国大陆猪肉等一些关键商品的价格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幅上涨后也趋于稳定。中共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预计未来几个月通货膨胀的上升幅度将更加温和。但是专家认为,中国是长周期的通货膨胀,价格将轮番上涨,周小川的说法回避了实质性问题,请看记者姚瀚宇的详细报导。

曾在赵紫阳时代担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现任美国《当代中国研究》杂志主编的程晓农博士认为,去年开始的几种食品价格上涨已经到了一定高度,现在不再上涨了。但现在表现的是工业品价格的上涨。

程晓农:“周小川的说法只是个糊弄人的说法,就是说也许下个月情况没有上个月严重,并不等于说以后几个月情况不会进一步恶化,如果是个长周期的通货膨胀,各种价格轮番上涨,那么实际上其中某一个月高一点低一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周小川回避了一个实质性问题,那就是这一轮通货膨胀是不是已经产生了各种产业各种产品互相的、连锁性的、连动性的影响。”

程晓农先生说,实际上中国食品价格的上涨已经产生连锁效应,那就是现在的制造业产品,包括工业用的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开始上涨,将会反过来带动食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可以说现在的中国通货膨胀才刚刚开个头。

程晓农:“实际上在工业制造品方面,(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的价格已经上涨了20%到40%,那么很显然呢,这一轮工业制造品价格的上涨以及下一轮能源价格的上涨将早晚一天再反映到食品价格上来,所以食品价格这一轮不涨了,并不等于说这个通货膨胀就停止了,相反它现在表现在别的部门,等到工业部门的价格传导到食品价格上,那么就是下一轮的食品价格上涨。”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驻香港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如果食品价格降低,而非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是个大问题。

这篇文章还说,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不包括食品价格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今年3月份的涨幅为1.8%,而2006年和2007年大多数时间它都维持在1%或更低的水准。这一指标的加速上升可能反映出,工资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正在反映到更多种类的商品中,考虑到中国作为全球很多产品供应商的重要地位,这一现象将对全球市场产生影响。

程晓农博士认为,虽然中国大陆的通货膨胀会造成全球市场的物价上涨,但这一影响是短暂的。因为中国产品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以后,就会缺乏国际竞争力,西方大型企业就可能把订单转移到通货膨胀程度不那么严重的国家去。这样一来中国产品就会失去国际市场,同时全球物价也会下降。另外,中国的通货膨胀会带来整个经济的萎缩,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会随之减少﹔这会减少对国际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全球通货膨胀也会因此得到缓和。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