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臭海洋并非生物大灭绝主因

(中央社巴黎二十三日法新电)今天刊登的研究指出,研究人员已排除生物大灭绝的主要理论假设。这场生物史上的最大灾难,造成地球九成五海洋生物葬身海底,七成陆地生物毁灭殆尽。

  这场大灾难发生在两亿五千万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又称为“大灭绝”或“大毁灭之母”。
  大灭绝也许已经过了数百万年,也有愈来愈多的证据证实它的威力,像是世界各地都发现奇怪、化石化、变异的植物孢子。不过,大灭绝的成因,至今尚未明朗。
  英国研究人员认为,目前盛行的解释,不是大灭绝的主因。现今盛行的理论认为,由于海洋含氧量益发低迷、充满硫化物,海洋生物因而灭绝。“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今天报导这项研究。
  假设指出,海洋释放出的大量硫化氢与火山作用散发的甲烷,对臭氧层有害。硫化氢就是腐败蛋类排放出的化学物质。而臭氧层是平温层中,阻隔太阳紫外线B的保护气层。
  于是,地球表面上的生物遭到毁灭。当时硫化氢的浓度已经达到有毒程度,造成生物中毒,而它们的基因也受到日照改变。
  英国北部雪菲尔大学研究人员俾尔林领导的研究团队,创造一个二维电脑模型,模拟大气中的化学组成,来验证这项假设。
  他们计算出的结果显示,热带地区的大气层底层,其实具缓冲氧化作用之效,能防止硫化氢严重破坏臭氧层。
  研究指出:“这些气体似乎不可能是同时间陆地生物灭绝的原因”。
  其他解释大灭绝成因的理论,还包括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影响,这种假设与约六千两百万年前毁灭恐龙的事件相似。
  这种“大震撼”,将会引发尘暴。尘暴不但覆盖地球、遮蔽太阳并使植物枯萎。
  另一种理论则认为,地球遭到一阵短暂但威力猛烈的火山作用袭击,火山引发的酸雨与全球暖化,造成生物灭亡。970324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