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诃德在纽约评两岸艺术发展

【新唐人】3月31日(周六)下午,艺术评论家刘吉诃德在纽约的台北经济文化处,与侨界朋友畅谈“海峡两岸当代艺术现象”,阐述台湾与中国大陆当代艺术发展的异同。

这次活动由“纽约文化沙龙”和“世界周刊”联合主办,纽约台北经文处的剧场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刘吉诃德,本名刘昌汉,是一位成功的策展人和画家。这次,他通过大量两岸作品的图片,结合创作的历史背景, 介绍了80年代以后至今文化创作的心态所反应的社会现实。 他表示, 大陆的作品注重历史文化的反映,社会性强。

艺术评论家刘昌汉: “所以一般表现的比较博大,比较深沉, 有的时候也比较苦闷,比较强烈, 深厚;台湾的艺术由于自己的生活环境, 采取比较视觉的追求,一般比较活泼,灵巧, 但是也比较浅, 比较薄一点。"

他说,中国大陆的文革推翻了一切能够被推翻的东西,抽干了文化的汁液, 变成文化干。

经历过文革的大陆艺术家, 曾经在参加巴黎现代艺术展览时把各种毒虫放进一个玻璃容器,让人们看到他们的互相残杀,暗示社会是一个斗兽场。

这张照片是1989年64屠杀之后的作品,一个人在天安门广场对着地面哈气,人的呼吸很快变成了冰, 成为一种无言的控诉。 89之后的作品中,人物身穿灰衣,表情呆滞,反映出一种社会现状。 这是人在水中游泳,透不过气来, 而这样的照片被装置在展厅地板上, 体现这些透不过气的人还被别人踩在脚下。

刘昌汉还提到,大陆艺术作品中有一种颠覆性。这张乒乓球桌被按照毛泽东像抠出两个洞,用这样的桌子打球当然会输。暗示毛虽然不在了,其影响仍在起负面作用。

刘昌汉目前正在策划一个台湾前卫艺术展, 今年5月会在南达柯他州,温哥华,印第安纳州等地巡回展览。他本人明年1月还将在康奈尔大学办个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