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第三百七十六期】大话考研

【新唐人】观众朋友大家好,现在是“热点互动”时间,我是主持人安娜。今年大陆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超过了110万人比去年多了14.8万人,这个数字还在增加,那么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考研究生呢!今年考研究生和往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请特约评论员韦实先生和我们谈一谈这个问题。

安娜:韦实您好。

韦实:安娜您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安娜:韦实您好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今年考研究生的情况。

韦实:今年考研他的人数已达到了110万人,因为现在离考研还有一段时间,这还不是一个最后的数字,那么相信要比这个多,那比去年增加十四万八千人, 2003年比2002年大概多了17万多人,但今年加了这个累积数每年大概多了百分之二十多,到了现在110万人考研,那么整个中国大陆的大专院校加一加大概是1900万人这个数字对于硕士还是博士学位而言已经是很大的比例了。

安娜:那您有没有研究今年考研为什这么热。

韦实:考研热实际上不止是今年,这一段时间都是很热内忧外患吧,有三个主要的原因:首先是高校扩招,高校从一开始的国家系统经营到后来的并轨,并轨之后增加高校的收费,高校有了扩招的权力,把教育当作产业来经营,入学的人数就大大的激增,很多以前上不了大学的现在有机会上了大学或重点大学,这是原因之一;第二点是就是说很多精英的学生以前要出国的,那美国的签证这二年是锐减,今年减了百分之五十,很多人想出国,即便他考的分数很难得到签证出国,那么这些人必须要有个谋生的办法,很可能他要在国内进行下一步的职业化的教育;那么第三个就是工作的问题,随着大学文凭越来越多,你也是大学生我也是大学生,在一些大城市或者是都想去的工作岗位上竞争非常激烈,那么在中国并不缺人,如果是靠走关系这条门路的话,那么这些人恐怕要靠真才实学而言就需要学位,因为他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那么衡量人实际上有很多东西,人和人表面上没有什么区别,在量化上一个是成绩一个是学位,那么自然硕士或博士比本科生就有竞争力。

安娜:那你看今年的考研他主要的热点在什么地方?

韦实:今年考研他的热点有二点,其实都可以归类为是很功利化,比如说重点大学,从一般大学到重点大学,然后从有一些重点大学到一般大学作一些选择热门的专业,比如说法律、经济或跟心理有关治疗的新兴行业,这些新兴的行业在国外已经证明是很有利润的行业。

安娜:你是说比较实用的。

韦实:比较实用的,那么相对文科或者一般的,当然没有选择他也会去上,可是一般人把眼光投到将来生存空间比较大,或着是能创造价值的这些学科,目的就是功利性很强,并不完全由兴趣所主导。

安娜:那我们看到每年考研之前都有很多的人在辛苦的凖备,有一些是应届的毕业生,有一些是已经有工作的,那么今年凖备考研的学生怎么样。

韦实:今年学生凖备考研应该是和已往一样,因为考研是个很辛苦的过程,你在今年报名然后确定自己报什么专业考什么院校,你要针对性的凖备,考研有五门,英语、政治,理科有理科数学理科综合,医科有医科综合,这也是全国命题统一考试,还有二科专业科,这是各个院校自己命题,那么这五科下来,你像英语对很多中国人来讲是很头痛的项目,并不是很多人对英语都有天分的,那么政治你要学马列、学毛泽东思想、学经济学,这些在生活中可能人都避而远之而你确要去背而且要照他的方法去背,这很难,再加上数学理科综合在硕士班的水平毕竟须要一部分真才实学,而且你对于每个院校每个院校的两门专业科目不一样,你要找历年题目找师兄师姐加以讨论,你要知道教授的喜找他的大纲,所以说这是一个斗智斗力,而且最重要的是竞争力还强,你要知道这专业还有谁报名,去年的录取情况怎么样,而且这半年要不食人间烟火,别人在玩乐在找工作,你要静下心来苦守寒窗,然后在第二年的年初考试,考完试要等待,大概要半年的时间花在这上面。

安娜:我们知道考研恢复是在文革之后,那文革之后到现在有二门是必考的,一门是英文一门是政治,那么在这些年当中必考的科目是不是一直都是这二门,还是有变化。

韦实:应该是变化不大,其码这政治一直保留下来都要考的,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你看世界各国到了本科以后的教育,除非你是学政治的,不然一般会考一些语言或托福之类,对于人的阅读计算逻辑能力的考虑,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是考政治的,而且我们大陆的政治考试并不是一般的政治考试,他包含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经济学,然后中国还有中国的特色就是邓小平思想、毛泽东思想,然后加上中国特殊社会主义,加上实证题,实际上所有这些政治都在一拢学说的框框里,就说你去怎么解释世界你必须按他的思想去解释不准有第二种答案,这样也是一个扼杀独立思考,甚至是在强制灌输思考的过程。

安娜:那我想大概出考题的人还有教育部的人他们对这应该是很清楚的为什么要把政治做为一个统考的题目呢?

韦实:其实这个政治实际上背的人平时没有任何人做为理论或知识学习,我相信很多人宁可去读中国哲学家、西方有很多精典哲学,马克斯在德国只是几个大哲学家之中的一个,而且他的东西有很多漏洞,包括最大一点就是,马克斯主义到了中国以后他的翻译其实是不凖的,很少有人去读原文的书把这意思一字不错的真正理解他的学说是做不到的,实际上自己也不相信,只不过是他维持统制的手段,就是为什么你在台上我不在台上大家有什么区别,他的原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走马克斯列宁主义的道路贯彻了谁谁谁的思想,所以我们的意思形态就是这个,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表面上这东西就是行为的凖则,大家心里怎么想那是你个人的问题。

安娜:那我们看今天有这么多人去报考研究生,难度可能会比较高那你怎么想?

韦实:难度肯定很大,你像这个论文专业可能10比1一般专业是23比1,竞争十分激烈,到了这一步实际上中国一直的科理制度也是有关系的,只不过以前考八股现在考托福考研究生,实际上因中国人太多他的生存资源有限生存竞争十分激烈,造成了中国人不知怎么办,尤其现在都是家长逼着孩子考大学,这在以前历史上不会出现的,因为以前谁家里有一门绝技磨个剪刀煎个饼都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现在不行了你都要走学科学或上大学的这么一条路到了最后你都要用他来做为一技之长你还必须要加考,所以现在中国人只不过是生存方式生存竞争压力都灌入了考研这个形态,并不是这个考研本身的问题。

安娜:我记得过去在考大学的时候竞争很激烈,比如十几个人才能录取一人,那现在考研也面临这种状况。

韦实:现在大学比你们那时还好多,就是可能两三个人就录取一人,那压力又到了考研这里。

安娜:那这个这么难为什么还有这多人争先恐后去考研呢?

韦实:因为就像刚才讲的他必然有最大利益在后面,就是说你想留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你有了本科生可能连户口都不用办,而且不是名牌大学的可能你连工作机会都没有,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考银行考名牌的地方,比如说他是一般大学毕业但他考上北大、清华,他拿到了这金字招牌就很容易得到一个比现在更好的工作,即便回自己的老家也有相对的照顾,现在硕士博士学位就像当年大学学位一样,就这么一个概念。

安娜:他有他的一定价值。

韦实:对,当年大学生有这么一个饭碗,现在水涨船高,你必须有一个职业学位硕士博士这样子。

安娜:那我知道在最近这几年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方面很难,虽然现在很多人考上研究生,但他们毕业之后肯定会出现研究生潮,那么多人面临找工作对他们比如说就业的问题你认为能不能有缓解,跟现在相比。

韦实:其实我觉得根本问题不在研究生上,根本问题在工作的总量包括整个社会经济的总产值还没有达到那一个部分才造成很多人必须用这个办法。比如西方其他国家可能大学毕业生就保证有工作,就说很多人读专业学位,一个是出于兴趣再有一个可能是实际的考量,但他有很多的选择,但到了我们这里,现在有海归当时流行在海外发展不成到别国去发展,这个造成很大的部分,而且现在这个不管小学生也好,在国内没念大学的,当然他有一技之长,比如特殊的像厨师、电工也已经被人占据了,对研究生而言如社会的经济量不成长社会工作机会不增多,只不过是把矛盾推后了,但是推后以后问题更大,因为你念了大学没工作你可以去念硕士博士,念了硕士博士还没有工作,到那时后等于是在低窐拦洪水一样,只是表面的环节到那一步也是罩不住,所以说根源是把经济创造出来,这还有一个体制问题。

安娜:你觉得现在这个研究生招生还有录取的过程算不算公正呢?

韦实:他当然要求考生成绩,但自己本身谈不上完全公正,当然这因人而异,但整是下滑的,这里有个诀窍,因为硕士生的招生是导师决定的,那么有很多人若跑关系的话或用钱送礼,这个高校学府也是一样,只要你上了线直接就可以保证要你不要别人,尽管别人分高;那么再有一个分不高怎么办,你知道我们刚才讲过全国有三门就是英文、政治、还有综合,有两门专业科是学校自己出题的,因为每年出题不太可能是百分百都不一样,有的人有考古题或直接跟老师很熟就直接握了老师那一部,在分数上会让你看了很顺理成章,比如说英语给你打了五六十分专业科目给你打了九十分,所以说这个公正是对很多不搞歪魔邪道的人来讲他可能站在公正的平台上,但是很多人会利用这个游戏规去搞出一些名堂来,所以整个来讲考研并不是很公正的制度。

安娜:这一次考研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网站报名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说你如果报考的话要遵守这个对诚信的承诺,很多考生不以为然,那你认为为什么有这种矛盾呢?

韦实:其实那不是矛盾,正因为人都不重视诚信了然后他才要在表面上说大家要诚信,其实这其中有很多步骤,很多考生讲我不签同意了我报不了名,所以本身就说明他用这种手段来维持诚信根本做不到,其根源就是整个制度都不诚信,所以造成人都不诚信。

安娜:那你认为在中国考研过程还有招生过程现在是不是比较公正了呢?

韦实:他绝不是很公正的,很多的毛病出在导师的身上,还有两门专科目上,就说你想搞关系是绝对有时间的。

安娜:那你对今年的考生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韦实:考生建议就是说我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金庸小说中人物学习,学习杨过一往无前的精神,要学习老顽童天天浪漫,还有学习郭靖的智慧,那么最主要还是心态问题。

安娜:谢谢韦实。观众朋友们,感谢您收看这一次的热点互动节目,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