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快報】阻中共低價傾銷 歐盟釀反制措施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5日訊】中共在全球傾銷廉價的新能源產品,壓低市場價格,也給各國的綠色製造業帶來巨大壓力和風險。美國拜登政府最近宣布,對中國電動車的徵收關稅從25%增加到100%。那麼面對中共的廉價傾銷,歐盟會不會推出相似的關稅政策,引人關注。

2023年,中國對歐盟的鋰離子電池出口總額為233億美元,太陽能電池板出口總額為191億美元,電動汽車出口總額為145億美元。其中,中國去年向歐盟國家銷售了近50萬輛電動汽車,超過世界上任何其它地區,幾乎占中國出口電動汽車總量(約150萬輛)的三分之一。

數據顯示,歐盟汽車產業直接或間接創造了近1,400萬個就業崗位,占歐盟勞動力的6.1%,使電動汽車和電池成為歐盟經濟的關鍵驅動力。由於中共對汽車出口的大量補貼,這些行業面臨巨大風險。

上週,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18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新的關稅。

同時,美國政府正推動歐洲盟友聯手應對中共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歐盟委員會似乎已下定決心,領導歐盟27國對中共實施新的關稅措施。

週二(5月21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L. Yellen)在德國發表演講時敦促歐盟緊急干預,遏制中國廉價出口商品的增長。耶倫建議說,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應該以「協調一致的方式」做出回應。

當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發出了最強烈的暗示,在完成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國家補貼調查後,歐盟將與美國一起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

她預計,去年9月啟動的這項調查將於今年6月5日得出結論,即中國「生產補貼過大」。馮德萊恩表示,歐洲將採取與美國不同的方法。雖然預計關稅會增加,但不太可能與美國徵收的稅率相提並論。

在歐盟對中國公司進行反補貼調查之後,中共1月份宣布,將對歐盟白蘭地進行反傾銷調查,而法國白蘭地占歐盟出口總量的99.8%。

不過,法國在積極推動歐盟對中國的電動汽車企業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並希望藉此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法國擔心中國廉價的電動汽車湧入歐洲市場,給中低價位的法國汽車製造商帶來壓力。

出於對中共報復的擔憂,德國政府卻一再呼籲不要加徵關稅,擔憂中共可能對德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

儘管面對德國高層官員的強烈反對與警告,但歐盟委員會預計將在7月初正式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初步的反補貼關稅。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