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完整版】中共慌了?普京將訪問朝鮮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3日訊】觀眾朋友們好,歡迎收看新唐人快報,我是天心。

今天是美東時間5月22日,星期三 。訂閱新唐人,了解最新要聞。

今日焦點:間諜案不斷 英政界呼籲:審查香港經貿辦;8月1日起 美對中國電動車等加稅;普京將訪問朝鮮 中共為何恐慌?崑山科研缺錢 「世界工廠」不再。

【中共間諜曝光 英政界籲審查香港經貿辦】

週三(5月22日),英國七位跨黨派議員呼籲英國政府檢討駐倫敦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所享有的地位和特權,並指出,如果辦事處人員成為跨境鎮壓幫凶、行為逾越正當合法的經貿業務範圍,那英國政府應考慮將其關閉。

上週一(5月13日),香港駐倫敦貿易辦事處三名男子被控從事間諜活動震驚國際。3名男子疑協助香港情報部門在英國蒐集情報並秘密監視香港人。這是英國設立《國家安全立法》後,首次有人「以身試法」。

根據法庭上公佈的案情,三名男子涉嫌在去年12月到今年5月期間,協助外國情報機構收集情報、進行監視和欺詐行為,並涉嫌5月1日試圖強行闖入一處民宅。英國政府因此召見了中共駐英國大使鄭澤光,提出正式譴責。

這三名被指控的男子是:38歲的倫敦一安全公司老闆衛志良;63歲的香港經貿辦事處行政經理袁松彪和37歲的前英國海軍陸戰隊員特里克特(Matthew Trickett)。特里克特被保釋後,在5月19日出庭前猝死,警方正在調查。

第二天,一批抗議者前往英國倫敦的香港貿易辦事處抗議,高喊「關閉ETO(香港貿易辦事處)!」

現居英國、香港自由(Hong Kong Liberty)組織發起人劉祖迪(Finn Lau)也是抗議者之一,他稱抓捕間諜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現居英國的香港民意研究所(HKPORI)前副行政總裁鍾建華也告訴大紀元說,「明顯看到(中共)管制長臂伸到英國」,英國警方這次抓捕行動,或將改變英國對香港辦事處的看法。

「香港監察」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羅傑斯(Ben Rogers)也表示,「繼續給予香港經貿辦事處外交特權,是不合理的,尤其要考慮到它是中共大使館的下屬部門。」

「香港監察」的研究和政策顧問阿努克‧威爾(Anouk Wear)表示:「隨著香港失去自治權,辦事處越來越在海外推動中共宣傳。我們必須認清這些機構的真面目——中國共產黨的前哨基地,只是換了個名字。」

他們建議,各國應該像取消孔子學院一樣,逐步取消這些「香港經貿辦」。

今年3月,英國政府公開指責中共黑客,稱其攻擊英國選舉委員會和一些議員電子郵件。

4月,兩名男子——包括一名與美國「中國研究小組」密切相關的前英國議會研究員,被《官方保密法》指控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

2023年,英國政府制定了《國家安全法》,賦予政府權力起訴外國代理人。

去年,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法案,要求關閉香港在美的三個代表處,理由是香港在中共箝制下,失去了高度自治權。

【8月1日起 美對中國電動車等徵新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週三(5月22日)表示,對中國電動車及電動車電池等部分產品的關稅將在8月1日生效。

5月14日,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將大幅調高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涉及到七類產品,包括鋼鐵和鋁、半導體、電池、關鍵礦物、太陽能電池、船岸起重機和醫療產品。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布的公告,那些計劃在2024年徵收的新關稅將於8月1日開始實施,而計劃在明年和後年徵收的新關稅,實施日期則定在2025年和2026年的1月1日。

該公告提供了超過380個產品的特定關稅代碼以及新關稅的稅率與實施日期。

那麼,8月1日起哪些產品將受到影響?美國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對鋰離子電動車電池徵收25%的關稅,對包括N95在內的口罩徵收25%的關稅,對鈷礦石和鋁礦石等關鍵礦物徵收25%的關稅,對船岸起重機徵收25%的關稅,對太陽能電池徵收50%的關稅,對鋼鐵和鋁製品徵收25%的關稅,對注射器和針頭徵收50%的關稅。

公告還說,為期30天的公眾意見徵詢期將於6月28日結束。該機構正在就擬議的新關稅對美國經濟(包括消費者)的影響徵求意見。

從2025年1月1日起,美國將對半導體產品徵收50%的關稅,較目前25%的關稅增加一倍。

2026年1月1日起,美國將對鋰離子非電動車電池徵收25%的關稅,對醫療手套徵收25%的關稅,對天然石墨徵收25%的關稅,對永久磁鐵徵收25%的關稅。

美國政府正投資數千億美元的清潔能源稅收補貼,來推動美國的電動車、太陽能和其它新產業發展,旨在保護美國免受中國廉價進口商品大量湧入的巨大衝擊。

週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聲明說,他們發現中共一直在試圖獲取和吸收外國技術,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變得咄咄逼人,包括通過網絡入侵和網絡盜竊。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因此建議拜登總統採取一系列行動,旨在進一步敦促北京停止其「有害行為、政策和做法」。

白宮上星期曾經表示,中共當局一直採取不公平、非市場的做法,通過強制技術轉移和盜取知識產權,控制了全球70%、80%甚至90%的生產,給美國的供應鏈和醫療保健造成了不可接受的威脅。

普京將訪問朝鮮 中共為何恐慌?】

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和朝鮮就越走越近。普京不僅和金正恩進行了罕見會面,還贈送金正恩豪華轎車。克里姆林宮發言人日前告訴俄羅斯官媒,正在安排普京總統訪問朝鮮。

面對俄羅斯與朝鮮越來越抱團,中共黨魁習近平感到越來越不安。普京和金正恩是中共黨魁最重要卻最不穩定的兩個國際夥伴。

上週在普京訪華之前,中共就很擔心普京,在訪華後會不會直赴朝鮮。外交官與官員們告訴《華爾街日報》說,如果普京這麼做可能加劇西方對「三邊專制軸心」的擔憂,導致北京在外交上進一步受到國際孤立。

目前,中共因為暗中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不參與聯合國對朝鮮的制裁而受到西方國家的譴責。美歐是中國的重要市場,如果美中或歐中關係進一步惡化,將進一步使中國經濟惡化。

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對《華日》說,北京正在避免營造中俄朝正在進行三邊合作的印象,目的是避免被這兩個不可預測的夥伴束縛住。

儘管普京在訪華後沒直接訪問朝鮮的舉動讓中共政府暫時鬆了口氣,但這並不代表普京不計劃訪問朝鮮。

5月18日,克里姆林宮跟媒體透露說,普京訪問朝鮮的安排進展順利,但沒有宣布具體日期。

隨著金正恩尋求減少朝鮮對中共的依賴,中俄朝三個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變得錯綜複雜。金正恩最高調之舉是對俄羅斯發動的俄烏戰爭公開支持,並提供武器,藉此向普京示好。

知情人士告訴《華日》,俄羅斯和朝鮮一直未向中共透露,普京和金正恩在去年秋季舉行的罕見峰會上討論的內容,這促使中共外交官向西方同行打聽兩人之間達成了什麼協議。

這些人士說,中共政府擔心俄羅斯可能會幫助朝鮮增強核能力,甚至可能在中國領土上引爆核武。

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校區(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Malaysia)助理教授、中國政策專家陳志民(Chee Meng Tan,音譯)認為這是可能的,因為朝鮮曾經是中國的附庸國。因此,當中共干預朝鮮戰爭進程,甚至與朝鮮的主要敵人實現關係正常化時,此舉不僅激怒了朝鮮,也揭開了朝鮮是中國附庸國的歷史傷疤。

如果北京希望維持對朝鮮的影響力,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遏制平壤周圍的來自其它國家的影響力。為此,中共採取了雙管齊下的方法。

首先,中共4月份派遣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訪問朝鮮,向金正恩保證北京會支持他。其次,中共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技術,以減少俄羅斯對朝鮮的武器依賴。

面對美歐的指控,中共卻一直否認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烏克蘭戰爭也讓俄羅斯和朝鮮走得更近。普京尋求從朝鮮那裡獲得武器,而朝鮮則尋求俄羅斯的核武幫助。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曾經說,中俄朝三個軸心國是刺猬抱團取暖,到底能夠維持多久有待觀察。

【江蘇科研所缺錢 崑山30萬人撤離】

中共地方政府的財政危機不斷蔓延。江蘇崑山科研院所的政府補貼一降再降,有受訪者說,崑山總體經濟下滑,老闆也不願再投資,30萬人已經撤離。

江蘇崑山某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王峰(化名)近日對大紀元說,他所在的研究院人員學歷都是本科以上。由於政府財政沒錢,他們這兩年拿到的政府補貼越來越少,他們單位也面臨裁員。

王峰說:「以前老闆們都有計劃要投資,現在他們都在觀望,不出錢投資了。這和當地的外來人口流失有關。崑山流失了30萬勞動力,很多店沒生意,老闆做不下去了,連房租都賺不到。」

江蘇崑山曾是大陸發展最快的縣域,也被稱為「世界工廠」。統計數據,2022年崑山市GDP突破5千億,而崑山一個縣的經濟總量都超過大多數普通地級市。

2022年年底,中共疫情管控放開,各種經濟問題集中爆發、崑山出現大量工廠倒閉、遷離的情況。大陸媒體和社交平台都報導了相關信息。

今年5月初,崑山一家外資光電大廠突然解散,消息在朋友圈中廣泛傳播。解散通告說:因公司面臨市場競爭及技術瓶頸,受三年疫情及經濟大環境影響等因素,導致訂單持續下滑,公司控股股東不得已,根據有關規定決定提前解散公司。

近日,河南某大學一名教師鍾先生也透露說,政府財政沒錢了,大學裡拖欠幾個月工資,福利待遇也沒有了。

去年以來,大陸社交媒體不斷有爆料說,高校停發、拖欠工資。今年1月9日,湖南的長沙理工大學發通知,延遲發放當月的工資;1月8日,廣西師範大學財務處通知員工,暫時無法發放1月份工資。

好的,鎖定最新要聞,請訂閱新唐人快報,不要忘記給我們留言、點讚,我們一起傳播真相。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