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針對台灣?中共報復性制裁頻出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3日訊】中共政府在5月21日宣布,對美國眾議院前議員、「中國問題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進行制裁,凍結他在中國境內財產並禁止入境,理由是干涉中國內政。事實上,中共在中華民國賴清德總統就職前,就頻頻出手一些所謂的制裁手段,除了所謂的反傾銷調查,還將「參與對台灣地區軍售」的三家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學者認為,這些舉動都是針對台灣新任總統而來。

中華民國總統換屆,中共官方除了極力管控言論,還丟出一些所謂的制裁手段。

5月19日,中共商務部發公告宣稱,針對原產於歐盟、美國、台灣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POM),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在中國的共聚聚甲醛裡面,它的應用市場最大的就是汽車。那汽車這個議題剛好現在在美國、歐洲跟中國之間的貿易競爭裡面,經常會被提到的一個產業。所以你看得出來,這個簡直就是一個火車對撞式的以牙還牙的貿易報復行為,雖然是經濟議題,但是這個其實也夾帶著政治經濟競爭的意味十足。一方面它會給你施壓,一方面它又會丟出一些想跟你談判的訊息,然後逼著你雙方來做一個談判這樣子。」

美國華裔經濟學家黃大衛表示,中共反傾銷調查是有針對性的,目前正在接受歐盟傾銷調查的中國廉價電動車通常採用國產中低端共聚聚甲醛作為零件,不會受到中共政府進口調查的影響,而受影響的是西方企業在中國的生產基地。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這種反傾銷一方面來說是有針對性的,因為中高端的產品使用的共聚聚甲醛來源於歐美市場,它的制裁對於歐美市場有打擊,但是打擊力度非常有限,整體來說它的貿易額不會超過20億美元,相對比較少。」

學者認為,西方國家實施制裁通常是為維持市場的穩定,包括全世界的市場和自己市場的穩定,但是中共在進行制裁時完全是政治的算計,它對美國的塑化原料制裁時已經算得非常清楚,也就是它本身的市場不會受到影響。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在挑選這些所謂的制裁的名單上面,其實我們都很清楚了,中共都在找一些它本身本國已經慢慢可以取代從外國進口的一些商品,中共為什麼不制裁台積電或者是美國的類似輝達半導體這些產業,因為中國根本自己做不出來,所以它當然不敢制裁。」

5月20日,中共將「參與對台灣地區軍售」的三家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包括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美國通用動力陸地系統公司(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與美國波音防務、太空與安全集團(Boeing Defense, Space & Security)。

孫國祥:「中共其實對所謂的幫出售軍備品到台灣的這些製造商,其實之前已經進行調查了,或者已經有進行相關的制裁了,但是這一次或這一波的情況可能很清楚,就是針對台灣總統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也就是針對『5·20』的部分所做出來的一個判斷,那換言之,這些行為都是有它的路徑依循,也就是說其實並不足為奇。」

學者表示,現在中國經濟裡面的國際投資已經開始慢慢地往下走,儘管沒有脫鉤,但是大家都在講去風險。

孫國祥:「未來可能就是假設美中之間戰略競爭和台灣目前的情況持續發展下去的話,我們可能可以看到,未來可能還有更多的在進行這種相互制裁,事實上,這種相互制裁說實在的,就是一條一條的在脫鉤斷裂了,那這個其實是中共它自己也不想要看到的情況。」

5月21日,中共外交部宣布對美國眾議院「對中共委員會」前主席麥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進行制裁,凍結他在中國境內財產並禁止入境,此舉正值賴清德就職中華民國總統的第二天。

加拉格爾曾擔任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並在美國國會推動TikTok(抖音海外版)強制剝離法案,上個月他提前結束了國會任期。

關於被制裁,加拉格爾強硬回應說,制裁表明中共 「永遠都是偏執狂」,與西方民主、普世人權和言論自由背道而馳。他補充說,過去一年中共批評他只去台灣,而沒有親身前往中國,但現在他被禁止入境,只能去台灣加強台海的和平穩定,他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重返台灣。

美國國防技術安全局前高級外交顧問史蒂夫·庫南,近日接受新唐人專訪,分析TikTok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他還提出警告,中共利用TikTok製造美國混亂的終極目標是奪取台灣。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