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普習會抱團 中共「走鋼絲」越來越難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1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與中共黨魁習近平會晤,雙方簽署關於深化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外界認為,普習會正考驗中俄關係,雙方都想從對方得到想要的。評論指出,中共跟俄羅斯在過去傳統上的不信任感還是存在。而中共想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繼續「走鋼絲」也越來越困難。

普京5月16日清晨4時搭乘專機抵達北京,開始為期兩天的國是訪問。當天普京與中共黨魁習近平舉行會談,雙方簽署一系列雙邊文件後,一同會見記者。中俄兩國元首再次上演他們所謂的「無上限友誼」。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博士:「普京可以說是給足了中國面子,連任之後第一次就訪問中國,然後不到兩年內訪問中國,落實了習近平所謂的中國夢下面的這種大國夢想。」

學者認為,中國算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盟友,所以普京連任之後,第一次出國就迫不及待的再訪中國,目的是積極拉攏戰略夥伴支持俄羅斯,突破目前的國際孤立。

鍾志東博士:「現在被西方制裁的俄羅斯以及被西方國家圍堵的中國,中俄之間的這種合作抱團局,實際上是可以預期。這也是中國和俄羅斯在權力平衡的思維之下,反制歐美國家必然的措施。所以在地緣政治上,我們逐漸可以看到中俄的陸權與美歐的海權競爭對抗的格局,持續形成之中。」

台灣雲林科技大學財金系教授鄭政秉:「看起來普京現在是習近平的小弟,兩種說法都會通,但是基本上可以看出來,他們兩個之間的相互依存是非常的高。特別是最近拜登政府又提高對中國不管是軍工產業的公司,還有包括一些高科技的,還有電動車的制裁跟關稅,這個面向又非常的大。也就是說,兩國都處在一個跟西方對抗裡面,都需要對方來取暖,都需要對方來支撐。雖然現在看起來俄羅斯對中國的需求比較多,但是中國也同樣需要跟俄羅斯結盟。」

雙方簽署了關於深化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聯合聲明提到雙方將深化軍事領域合作,擴大聯合軍演和作戰訓練規模,商定提升雙邊貿易、融資和其它經濟活動中的本幣結算占比。

鄭政秉:「大家非常擔憂的就是,即使他們經貿的合作也是指向軍事的合作,因為經貿合作成功了,那麼俄國的財政就可以繼續,對烏克蘭的戰爭就可以繼續升級,對整個歐洲的威脅也可以繼續提升。同樣的,他在他的很多聲明裡面也提到東亞,也提到北韓、也提到中東,然後他們的軍事演習也要再升級,再加上經濟上更密切的合作,我想這個對西方世界、民主世界或者整個全球來說,都是一個不好的訊號。」

克里姆林宮在5月12日意外宣布,普京提名擅於經濟的文職官員安德烈‧別洛烏索夫(Andrey Belousov)替代紹伊古的國防部長職務。

鄭政秉:「從這個事件裡面可以看到兩個徵兆。第一個就是他用經濟學家來規劃戰爭,表示基本上他對俄烏戰爭或將來未來的發展,顯然是一個比較長期跟擴散的方向,表示說怎麼樣從財政的角度來看,讓降低成本,讓戰爭的長遠性能夠延續,財政能夠支撐,這顯然是這個新的國防部長比紹伊古來得有優勢的地方。另外一個,這個副總理也是對華的專家,這次普京也把他帶到中國去,那就表示其實在經濟跟戰略上的合作,將會跟中國更加的密切。」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博士表示,因為現在歐美西方國家跟俄羅斯切斷經貿聯繫之後,中國變成俄羅斯的一個選項。中共藉機購買俄羅斯廉價的石油、天然氣還有相關的原料物資,大量地把中國製造的產品輸往俄羅斯。不過因為過去歷史的因素,中俄之前存在的不信任感,還有經貿上面的議題依然存在。

鍾志東博士:「中國跟俄羅斯在過去傳統上的不信任感其實也是存在的。中國的對外擴張主義,在中亞以及傳統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之內,中國正逐漸加強它的影響力。當然現在俄羅斯是選擇暫時把它擱置在一旁,這些當然就會隨著假如整個俄烏戰爭有達成(停戰),最後整個停戰之後,然後整個俄羅斯假如能夠跟歐美西方國家關係有所改善的時候,當然傳統的中俄之間的一些矛盾也會再次的浮面上來。」

「德國之聲」的報導認為,俄羅斯已經成為北京的負資產,中國要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繼續「走鋼索」越來越困難。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