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打造金融國家隊 中央集權將釀新危機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4月29日訊】中國隨著疫後經濟持續走緩,復甦動力疲軟,房地產市場萎縮,建商更是倒閉中。在這種情況下,中共官方揚言要集中力量打造金融業「國家隊」,發揮國有金融資本對市場的主導作用。外界質疑,這是否預告金融業將面臨新一輪國進民退潮,中央更集權。

中國經濟不斷下滑、房地產市場萎縮和家庭債務激增的情況下,中共國務院揚言要集中力量打造金融業「國家隊」,提升所謂的競爭力,也就是中共官方要發揮國有金融資本對市場的主導作用。

根據中共人大網4月26日發布的新聞稿,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受國務院委託,研究起草要加強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行動方案,加快國有金融資本的優化和結構調整,消息一出引起各界關注。

台灣總體經濟學者吳嘉隆:「它現在要增加國家資本的比重,也就是增加對金融領域的監控。那麼這個背景反映的就是,中共中央在預防金融系統性風險。那麼銀行的不良資產很高,有些銀行買了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可能會出現違約的問題。總而言之,就是中央肯定知道銀行業有很多的問題要爆發,所以開始做預防。」

分析認為,中國金融界恐怕迎來新一波的國進民退潮。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北京對於加強財政跟稅務方面,中央有很多動作,包括過去中國稅務還有地方稅務局跟國家稅務局,後面全部歸併為國家稅務局,把所有的財政、稅務跟海關一樣,都是全部由中央主管。這方面一般來說就是把地方諸侯的權力收回來,主要是集中在管理權應該是向上收攏的中央集權的這樣的一個方向。」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副教授謝田認為,中國的樓市、股市和債市都已經陷入危機,而且因為大型銀行由政府控制,缺乏制約機制,之後還可能爆發更大危機。

謝田:「這種融合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公司的這個做法,實際上就來源於中共的舉國體制,並且一旦成為舉國體制之下的國家隊,這個官僚、低效率、腐敗肯定會叢生,所以起不到中共挽救金融危機的作用,我認為結果會適得其反。」

另一方面,根據中共紀監委網站消息,中共中央第一巡視組從4月16日至7月12日將分別對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進行巡視,為期三個月。外界認為,財政負擔持續加重,中共當局必須掌管財政大權和稅務大權兩大「錢袋子」。

黃大衛:「未來可能就是從上到下主要的行業,財政金融方面、稅務方面的行業來說,整個加強中央直管。地方來說,在這些領域的話語權基本上是完全沒有。簡單說,還是全國一盤棋,中央高度集權這個方向來說,不斷具體運作,具體去把它變成了每一個領域的實施。整體來說,都是證明了中國在整個行政架構、行政管理,無論是各行各業,都不斷變成了中央集權。」

吳嘉隆:「對於金融或市場的資訊的發布,可能會有更多管制,那麼這些的問題都會增加外商在中國的難度,所以金融業也會跟製造業一樣,也會加快離開。那麼金融市場的自由度會下降、訊息透明度會下降,反正如果金融機構出問題,到最後也還是要國家出面來救。但是這樣的情況如果惡化,最後國家會吃不消。」

隨著疫後經濟走緩、復甦動力疲軟,GDP增速的目標下降,國防預算編列卻逐年增加。根據中共提供的預算報告,今年的軍費將達1.6兆人民幣,年增7.2%。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約翰·阿奎利諾上將(John Aquilino)23日在東京表示,中國在經濟「衰退」期間,中共當局還在增加國防支出,令人擔憂。

吳嘉隆:「現在中共應該是全力在提前預防金融跟財政這兩個領域可能出現的狀況。如果對外有軍事衝突的話,是大量燒錢的工作。財政部要發行公債,銀行要不要買?這些都是後續的相關問題。所以現在抓好金融跟財政,應該也是在為將來的社會動盪或者政治動盪,或者可能的軍事衝突來做一些準備,它在應對系統性風險,它的目的是保持政治穩定,這是它的底線所在。」

《華爾街日報》指出,自疫情結束以來,中國經濟一直舉步維艱。

編輯/黃億美 採訪/易如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