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居民購買力下降 中國百貨業現關店潮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4月08日訊】中國經濟持續下滑,百貨零售業、不斷出現關店潮。據統計,超過7成的百貨商家反映,去年客流量仍然沒有回到2019年的水平。外界分析,居民購買力下降,是這其中最主要原因。

進入2024年,中國不少知名百貨、超市紛紛密集傳出「關店」消息。

據大陸聯商網不完全統計,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至少有31家超市歇業,包括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物美、天虹超市、盒馬鮮生、卜蜂蓮花等知名品牌。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中國的實際消費力道在縮減,那尤其是說,因為民眾可能遭遇到,包括像減薪或是工作機會不保,所以它的民間的一般的消費大概就會出現一個可能會持續不振的情形。那既然是民間消費不振的話,可能百貨業者首當其衝,他可能就必須要把一些效用不高的店舖收掉。」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提到,中國網上商店的迅速發展也對實體店形成了競爭,不過,中國經濟的整體不景氣、民眾消費力下降恐怕才是大量店面接連關閉的最主要原因。

上海梅龍鎮伊勢丹百貨最近宣布,將於6月30日終止營業。屆時伊勢丹在中國市場將僅剩天津仁恆店。

而伊勢丹並不是個案,實際上早在幾年前,中國百貨、超市行業就開始了大規模關店。雖然「租約到期」是商家宣布停業的最大理由,但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是經營壓力大。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的「2023-2024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顯示,70.1%的受訪百貨企業認為,2023年的客流量並未回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準;64.9%的百貨企業認為銷售額並未回到2019年的水平。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這幾年,疫情衝擊以來,整個中國經濟遭受重創,消費起不來,老百姓沒錢消費,大家都是消費降級。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的百貨公司和大型商超,它就生存不下來。」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也談到,在中國,一個城市往往有很多的大型百貨店,而在美國,一個普通城市可能也就只有幾個大型百貨店。中國的零售業過於臃腫,需要調整。

王赫:「零售模式,像百貨商場、大型零售超市,這些已經變得非常龐大臃腫,而且布局不盡合理。所以本身中國這個東西,整個業態、布局不合理,在進行深刻的調整。」

聯商網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永輝歇業了10家門店,沃爾瑪5家,大潤發4家,盒馬鮮生和天虹超市也各有2家。

進入第二季度後,中國傳統賣場的關店潮還在持續。永輝超市常發廣場店、許昌萬達廣場店分別於4月1日和4月8日停業。

網上信息顯示,4月2日,湖北仙桃本地知名連鎖店富迪超市破產爆雷。員工在超市前堵路維權,很多市民則手持購物卡,前往搶購,場面頗為混亂。當天下午,官方緊急通知全市政府人員取消清明節假期,且不准持購物卡去富迪超市購物。

黃世聰:「某些程度來說,這種實體店面的倒閉恐怕會導致中國的失業進一步上升。這些失業的人士,恐怕也很難再找到其他就業的機會。這對中國來說,當然整個社會安定或是說就業率的衝擊,這個是一定有的。」

黃世聰分析表示,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房地產業、出口都在不斷下滑,因此相當時間內,中國經濟的前景很不樂觀,居民購買力還會繼續下降。

黃世聰:「所謂的店舖關門,那些所謂的中低階的這種失業人口,我覺得恐怕最糟的時間點都還沒看到,可能還要經過一段時間。那中國(中共)有沒有辦法解決,短時間之內我認為是無解的一個狀況。」

據報導,曾經是中國超市「巨無霸」的永輝超市,2019年曾擁有1440家門店,如今僅剩998家,也就是說近4年已關店442家。最近三年,永輝累計虧損已經超過80億元人民幣。

編輯/李謙 採訪/常春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