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披露三大AMC將併入中投後蹊蹺刪文 惹議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1月31日訊】日前,中共官媒突然披露重磅消息,稱中國東方、信達和長城三大AMC併入中投,消息強烈震盪中國金融圈。由於此前四大AMC公司之一的中國華融已被劃入中信集團,有媒體驚呼「一個時代結束」。次日,率先披露這個消息的新華財經網,蹊蹺刪除了相關報導。

官媒披露三大AMC併入中投消息後蹊蹺刪文

新華財經網1月28日報導說,從業內知情人士處再次確認,中國信達、東方資產和長城資產三家資產管理公司將於近期劃至中投公司。報導稱,此舉是為了響應北京當局的「機構改革方案」。

此前不久,中國華融已正式被劃入中信集團,並於本月26日更名為中國中信金融資產。

如果該消息被證實屬實,則表明中共當局25年前為處理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而成立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將全數走入歷史。因此,有陸媒驚呼「一個時代結束」。

蹊蹺的是,到1月29日,新華財經的這篇報導已無法訪問。雖然谷歌搜索仍有該報導的題目,但點入後顯示為「頁面不存在或已被刪除」。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資料顯示,新華財經網是中共官媒新華社直屬機構「中國經濟信息社」承建的國家級金融信息平台。這次突然披露金融重磅消息後又刪文,實屬罕見。

據公開的資訊,「中投公司」全稱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29日。其官網聲稱,組建該公司是為了「實現國家外匯資金多元化投資」,並「服務於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

中投公司下設三個子公司,分別是中投國際有限責任公司、中投海外直接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四大AMC公司的成立與發展概要

《中國基金報》1月29日的報導介紹,上世紀90年代,因過度放貸等原因導致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積累了大量不良資產。為了加入WTO的談判進度不受影響,中共當局於1999年10月中旬成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即中國華融、中國長城、中國東方和中國信達,專門經營不良資產。中共財政部則分別為這四家公司提供了100億元資本金。

其中,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銀行不良資產,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對應接收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不良資產,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工商銀行不良資產,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

中共央行還發放了5700億元的再貸款,AMC獲准向對口國有商業銀行發行了固定利率為2.25%的8200億元金融債券,並用這些錢向四大行收購了1.4萬億元不良資產。

後來,這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中國華融、中國信達相繼在香港上市。隨著市場的發展,這幾家公司轉型為金融控股平台,旗下包括銀行、保險、證券、信託、融資租賃等金融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達、中國東方和中國長城三大AMC的第一大股東均為中共財政部。

不久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曾全面下調中國這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AMC)的評級。其中,中國華融長期發行人的評級由「Baa3」下調至「Ba1」,降至非投資級(俗稱為垃圾級);長城資管由「Baa1」下調兩級至「Baa3」。評級較高的信達和東方資管,雙雙失去「A3」評級,前者被降至「Baa1」,後者連跌兩級至「Baa2」。

穆迪給出的理由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加上房地產市場持續承壓,AMC持續面臨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和資本狀況的三方面的壓力。

四大AMC公司的管理權更迭 引起外界解讀

《財富》中文網的「2024年《財富》創新論壇」上,一些金融學者或業內人士就「如何看待三大AMC公司將併入中投?」的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衍行評論稱,作為中國金融領域的「保送生」,已在香港上市的華融和信達的市場表現「尷尬」。目前,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價僅剩0.35港元,中國信達的股價也只有0.77港元,中國華融更在2020年虧損1029.03億元。「毋庸諱言,這樣的股價,究竟是投資的底部,還是摘牌的前兆,投資者心中沒有底」。

他說,至於另外兩家未上市的AMC公司「也難言出類拔萃」。在這樣的情況下,四大AMC的實際管理權發生更迭,不排除新的控股方(中投、中信)在嚴格審查這些機構的貸款、投資和監管記錄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

業內人士Ms Black留言評論道,AMC作為資產管理公司,大多管理的就是不良資產。華融「事發」後,讓AMC行業的風險暴露在了公眾和監管力量面前。前幾年四大AMC中的兩家上市機構均發布2022年半年報盈利預警,可見其狀況不佳。如今,三大AMC傳將併入中投,或許是監管機構為其一觸即發的風險尋求化解方法。

(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責任編輯:胡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