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快報】李克強去世  轉機終現?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8日訊】觀眾朋友們好,歡迎收看新唐人快報,我是秦悅。

今天是美東時間10月27日,星期五 。訂閱新唐人,了解最新要聞。

李克強去世 中國民間慎言氣氛壓抑

根據大陸官媒新華網報導,中國前總理李克強26日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在27日凌晨零點10分病逝上海,享壽68歲。消息傳出後,震驚各界,有學者甚至認為,李克強的猝逝並不單純,尤其過去十年,和習近平在權力上的纏鬥,成了習眼中的頭號競爭對手,而為鞏固權力核心,習近平必然對李克強進行血與火的清洗,即使李克強下台,習近平也不會鬆手。

根據美國之音的報導,有分析人士對他蓋棺論定,說他是中國少數靠實力上位、「心中有人民的總理」,還有他的「李克強經濟學」標榜的透明度之高,戳破中國官媒、統計數據單位「吹大牛」的陋習。

2023年3月黯然下台,對李克強這位曾經擘畫中國經濟藍圖十年的總理來說,並不風光。但告別政壇這7個月間,李克強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治理反差卻反而被凸顯出來,有觀察人士說,這讓許多中國平民、知識分子和基層政府官員反而「更擁戴這位心中有人民的」平民總理,使得他卸任後的支持度可能比任期內更高。

香港的中國社科院馬列研究所前研究員丁學良,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陸的官方媒體經常講一些沒有根據的、吹大牛的話,那個時候是他(李克強)本人親自出來講,中國還有6億人口,他們的月收入還沒有超過1000元人民幣,這個等於是正面戳穿了官方媒體的吹大牛。這句話打動了無數的人,因為他作為國務院總理,他看到的經濟數據是全面的,不是一個局部地區,而且是很多年累積下來的。」

丁學良說,防疫期間,李克強鼓吹「地攤經濟」更說明他的草根經驗,讓他可以一針見血地幫基層和中低收入民眾找出經濟活路,透過成本低、具價格優勢的小本生意求生,而且在當時官方的高壓治理下,地攤經濟也能彌補過度防疫所帶來的低迷、壓抑和悲觀的社會氛圍。

關於李克強之死,美國之音致電北京境內的兩位經濟學者和一位外交學者,但他們都以「中央訃告還沒出來前」或過於敏感為由「不敢受訪談」。

李克強去世 中國會否出現抗議事件備受關注

根據台灣中央通訊社的報導,李克強去世消息傳出後,不少中國網友在網絡留言悼念,稱他為「人民的好總理」,有人說「太突然、好心痛」。

中國民間對李克強去世的反應,令外界不禁聯想到周恩來及胡耀邦去世後,分別引發「四五」運動及「六四」。

1976年周恩來去世後,大批民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悼念,同時藉以表達對四人幫與毛澤東的不滿情緒,最終演變成鎮壓收場。

1989年改革派領導人胡耀邦去世,大批民眾悼念,學生湧到天安門廣場聚集,最終引發「六四」血腥鎮壓。

過去三年疫情導致中國經濟低迷,2022年底中國多地爆發反對嚴格防疫封鎖措施的白紙運動,可見民眾內心之不滿。

中共官方今天突然公布李克強去世,會否引發民眾抗議,以及習近平和中共如何悼念李克強,也備受關注。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在目前中國有某程度的不安下,不排除大規模哀悼活動會引發一些抗議。

鴻海遭查稅 恐成中國與外資關係分水嶺

根據台灣中央社的報導,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投入台灣總統大選後,鴻海旗下富士康近日遭中國當局查稅。分析師更指出,這起事件可能成為中國與外資關係的分水嶺。世界最大電子產品代工企業鴻海替美國蘋果公司(Apple)製造的iPhone手機,大多產自富士康在中國的工廠。而郭台銘兩個月前宣布投入總統選戰時,曾誇口稱中共碰不了他或鴻海。

郭台銘當時指出:「如果中共政權說要沒收鴻海財產,我會說,Yes,please do it。我不能聽從他們的命令。我不會被威脅。」

郭台銘雖已於9月辭任鴻海董事,但仍持有12.5%股份。中共官媒《環球時報》22日報導,稅務部門近期依法對富士康集團在廣東、江蘇等地的重點企業進行稅務稽查,自然資源部門針對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點企業用地進行現場調查。

消息曝光後,鴻海市值在3天內跌掉逾5%,鴻海智慧手機製造子公司富智康在香港股市重挫15%,鴻海生產網路設備和工業機器人的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在上海股市大跌16%。

以在中國累計投資、僱用人數和出口規模來看,富士康是當地最大外資,過去30年協助中國成為世界主要製造中心,如今也捲入瓦解全球經濟秩序的地緣政治勢力之中。除了政治因素,鴻海高層相信,北京最新行動是想警告他們不要將太多製造業產能移出中國,以免在國家面臨愈來愈大經濟壓力之下再添數十萬人失業。

一名台灣官員表示:「其他台企持續緩步、悄悄撤離(中國),但富士康是一頭大象,大到沒辦法這麼做。」也有人看法正好相反。

中華經濟研究院的中國經濟及兩岸經濟關係專家劉孟俊認為,在供應鏈分裂下,北京的目標是讓自家企業接手電子產品製造工作。「中共政府可能已經下結論,他們不再如以往般需要富士康了」。

王毅與布林肯會面期化「誤解」 指淡然面對兩國「一些雜音」

週四(10月26日)下午,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華盛頓接待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

在會晤開始前,有短暫的幾分鐘新聞會開放給媒體。根據國務院的直播,布林肯作了非常短的開場,基本上只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和外交部長王毅一人發言。

王毅強調,他應美方國務卿邀請訪問。他說:「中美兩個大國有分歧,有矛盾,同時我們也有重要的共同利益,有需要溝通和應對的挑戰。」

王毅還強調了美中對話的重要性。他說:「我們雙方需要對話。我們要恢復對話,我們更要深入對話、全面對話。通過對話來增進相互了解,消除誤解和誤判,不斷尋求擴大共識,開展會議合作。」

王毅表示,要儘快讓中美關係回到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的發展規劃。同時,他又說,中美關係總會有各種雜音,判斷標準不是看誰胳膊粗、誰嗓門大。

最後,王毅表示,他相信會談一定是「建設性的、向前看」的過程。

白宮週四表示,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對華盛頓為期三天的訪問標誌著「另一個里程碑」,確保已經破損的美中雙邊關係不會進一步惡化。

王毅在週五將前往白宮會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

根據白宮週四稍早發出的一份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的公告,稱沙利文與王毅的會面「符合雙方關於維護戰略溝通管道的承諾」,也是「負責任地管理雙邊關係持續努力的一部分」。

路透社週四早上引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王毅週五在白宮會見沙利文時,可能會跟總統拜登見面。白宮拒絕對此置評。

前美駐港總領事:美國不會邀請李家超出席APEC

根據台灣中央社的報導:前美國駐香港和澳門總領事唐偉康(Kurt W. Tong)今天(10月27日)表示,美國政府不會邀請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但希望港方有其他人參加。

香港網媒「灼見名家」27日舉辦「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論壇,唐偉康應邀由美來港作主要演講嘉賓,在演講中作了以上表示。

今年的APEC會議由美國主辦,年內有多場資深官員會議,重頭戲經濟領袖會議將於11月中在加州舊金山舉行,據報導,美方不會邀請李家超與會,但至今尚未對外公布。

《香港國安法》生效後,美國當局對多名港府官員實施制裁,當中包括時任保安局局長的李家超;美國《華盛頓郵報》曾報導,美方決定不讓李家超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對於上述報導,香港當局及李家超一直強調,APEC不屬於某個國家或經濟體,特首將會按照APEC的規則和慣例出席會議,而美國作為東道主,有責任邀請香港特首與會。

哈馬斯又一高級指揮官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

週五以色列國防軍表示,哈馬斯西汗尤尼斯(Western Khan Yunis)的指揮官邁哈特‧穆巴沙爾(Madhath Mubashar)在空襲中喪生。穆巴沙爾被指控參與對以色列士兵和平民社區的爆炸和襲擊。

此外,在過去一天內,以色列國防軍宣布襲擊了250餘個哈馬斯目標,其中包括加沙的恐怖分子隧道網絡。

而在前一天(26日),《以色列時報》援引以色列軍方消息稱,以色列國防軍當天在對加沙地帶發動的一次空襲中,哈馬斯的達拉吉-圖法營(Daraj-Tuffah Battalion)的3名高級軍事指揮官被擊斃。

以色列國防軍稱,達拉吉-圖法營,隸屬於哈馬斯「城市旅」(City Brigade),被認為是哈馬斯最重要的部隊之一。

以色列當局表示,自哈馬斯10月7日發動襲擊以來,截至10月26日(星期四),以色列已有逾1,400人死亡、超過5,400人受傷。

巴勒斯坦當局稱,加沙地帶遭受以色列空襲的巴勒斯坦人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7,028人,其中包括2,913名兒童,加沙地帶有大約20萬住宅單元被完全或部分摧毀。

歐盟舉行首個全球門戶論壇 抗衡「一帶一路」

歐盟於週四(26日)在布魯塞爾結束了為期兩天的全球門戶論壇(Global Gateway),為的是通過投資3,000億歐元(3,16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數字技術和氣候等項目,抗衡中共「一帶一路」,吸引全球南方國家。

2021年11月底,歐盟執委會推出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劃,目標是在2027年前注資協助發展中國家建設綠色能源、數位化、水資源等基礎設施。其中一半投資將用於非洲國家。

全球門戶計劃的投資項目涉及能源、交通、教育和研究等領域,還包括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幫助歐盟獲得對其綠色轉型至關重要的礦產資源,並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增強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和安全性。

兩天的論壇匯集了大量來自歐盟國家和世界各地政府、私營部門、民間企業、頂尖思想家、融資機構和國際組織的代表。簽署的合作夥伴關係包括與毛里塔尼亞的綠色氫能源合作,以及和烏茲別克斯坦和贊比亞的關鍵原材料合作。

一週前,中共主持了「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慶祝活動,簽署了972億美元的項目。

批評人士稱,中共的一些基礎設施貸款使貧窮國家背負無法償還的債務。

歐盟官員表示,全球門戶將確保當地社區從基礎設施項目中受益,並推動社會和環境高標準建設。

歐盟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茹塔‧烏爾皮萊寧(Jutta Urpilainen)向路透社表示,「我們想降低風險,減少依賴······我們聽到我們的合作夥伴有類似的目標和願望。」

該委員表示,歐盟是全球最大的海外發展援助提供者,是非洲和世界其它地區最大的投資者和貿易夥伴。

烏爾皮萊寧表示,「將所有這些匯聚在一起,我非常有信心,我們將加強我們的全球作用,變得更加高效、更具有戰略性,扮演更重要的全球角色。」

「烏爾皮萊寧」表示,她與非洲國家負責人的談話中了解到,許多國家不想借更多的貸款,而是希望儘快與歐盟合作。

好的,鎖定最新要聞,請訂閱新唐人快報,別忘了留言和點讚,我們一起傳播真相。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