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求是》十一刊習近平舊文 專家解讀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0月03日訊】中共建政日「十一」當天,中共黨刊刊發習近平今年2月向高級幹部的講話內容,除了要求「加強社會輿論引導」,還要防止消極躺平,引起輿論關注。

中共黨刊《求是》雜誌9月30日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年初面向高級幹部的講話內容,10月1日黨媒央視也在《新聞聯播》宣傳這篇「重要文章」。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求是》的前身就是《紅旗》,在文革期間叫兩報一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加上《紅旗》,兩報一刊的社論是代表中共最高指示的。習近平的文章經常在《求是》裡面,他會根據時間、根據時機、根據目前的政治形勢、熱點,他會有選擇性的進行刊登。他這次要給大家打雞血、打強心針,顯示自己的高瞻遠矚,顯示自己能夠一言九鼎,顯示自己能夠掌控形勢,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這篇新刊登的舊文章,重點強調要鼓勵與促進創新能量,要引導社會輿論,防止消極躺平等不良思想滋長蔓延。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這個算是隔夜飯。就是說,現在中共內部的政治情境可能比較混亂,包括高層首長,也包括底層的民眾,整個陷於一個被動消極的狀態,所以他就把這個文章這時候再釋放出來。肯定的說,應該是他會再更動一些新的形式的論述,大概就這樣而已。」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為,中國社會普遍流行的躺平現象,始作俑者就是習近平本人。

李恆青:「實際上從當初那個栗戰書在人大做委員長的時候,專門提出來的叫『定於一尊』。因為什麼事情都已經要變成了定於一尊了,要維護他的集權的統治,所有跟他的想法不一致的,都可能會變成異端邪說,都可能會遭到整肅,都可能會被稱為兩面人。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誰膽敢出來搞一些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看法,那更別提創新了。」

蘇紫雲:「他談到消極躺平,指的是官員現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是不要做事,就不會出事最好了。由於西方國家科技的逐漸斷鏈,所以他才要說這些人積極動起來。不過,就是像之前的火箭軍所出來的麻煩一樣,反映出習近平既要發展產業,又要所謂的打『老虎』防弊。但是打『老虎』防弊,官員跟民眾可能又躺平,這就是他自己很多的多重矛盾所造成的困擾。」

9月28日,中共所謂74周年招待會在北京舉行,現場氣氛詭異,習近平致辭時坦言,中國「腳下的路不會是一馬平川」。分析認為,反映出習近平體認到,他的治理在外交、經濟跟政治等多個領域,已經遭遇嚴峻內外挑戰。

與此同時,《求是》在中共成立74周年刊出這篇舊文,要防止躺平思想蔓延,還要打贏核心技術戰,引起輿論關注。

李恆青:「中國體制內的這些科學家們,這些企業工作者們,他們都要進行長時間的政治學習。這正是跟人的思維方式和創新的發展的方式,正好是背道而馳的。因為那是一種思想的固化,所以現在習近平一直在強調的,任何一件事情,最後都要黨領導,黨領導一切,都要確立他為核心,共產黨為核心。那你想,這種開放性的這種創新的這種環境,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王赫:「科學院養了那麼多科學院院士,養了那麼多各種類型的專家,但是在國際上,誰拿出真正原創性的水平,真正能拿出什麼像美國蘋果手機這樣的產品,有嗎?大家都是一個山寨產品,都是一個相互騙的問題。所以這已經形成整個社會生態都是這樣,整個國家成為一個山寨大國。」

這段時間,秦剛﹑李尚福及火箭軍高層接連出事,甚至牽連到軍委副主席張又俠,關於中共高層內部路線鬥爭之說,外界討論得沸沸揚揚。

蘇紫雲:「這次所謂的國慶慶祝會,秦剛跟李尚福都沒出現,張又俠是有出現,可是又被一堆人圍著,因為這次的震波是從火箭軍開始,火箭軍連動裝備發展,所造成一系列的貪腐,後面絕對像粽子一樣的,整串的。所以這次國慶的談話跟慶祝會,基本上沒什麼大作用,反而是比較像是靜態死氣沉沉的,接著就看他們二十大三中全會會說些什麼。」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表示,中共威權體制與所謂的舉國體制目標是相背離的,如果體制不改,所謂的創新能量也是空談。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高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