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共政策失誤連連 經濟已「救不起來」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8月25日訊】中國經濟敗象紛呈,危機重重。國際社會也越來越不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經濟學人》雜志發文指,中共一系列錯誤決定導致經濟困境,如今已「救不起來」。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網站24日發表一篇題為「中國經濟何以救不起來」的文章。

文章說,在中共當局2022年底放棄「清零」防疫政策後,經濟不但振興不起來,還不斷地從一個泥沼滾入另一個泥沼。除了GDP成長率下挫之外,中國還有房價下跌的問題。慣於預售房屋的房地產開發商也遇到困境,嚇跑了購房者。消費者支出、商業投資和出口也沒有一項達標。

在全球多數地區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之際,中國的問題卻完全相反:今年截至7月,消費者物價都呈下滑趨勢。一些分析師警告,中國可能會陷入通貨緊縮,如同1990年代的日本。

不過,從某些方面來看,中國的境況比當年的日本還要嚴峻。中國經濟成長率長期下滑的問題會更嚴重,導致中國人更窮。1990年,日本的生活水準大概達到美國的6成;而現在的中國還不到美國的2成。

並且,中國還有比疲軟需求和沉重債務更深層的問題。許多困難源於中共經濟決策的普遍失敗,習近平權力的高度集中令情況愈來愈糟。

文章指出,到了2010年代,每當中國經濟不穩定,主導經濟的中共技術官僚就會調降信貸利率、大搞基建或刺激房地產市場,來阻止經濟災難發生。然而每一次都會導致公債和私債增加,令人們越來越懷疑樓市繁榮還能持續多久,新的基礎建設是否真有必要。

到了今天,中共決策者已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他們不想製造更多貴而無用的東西,吹出更多房地產泡沫,但也不能採取更多理想的提振措施,例如給國民發錢以刺激消費等。這就導致了中共無力應對經濟放緩。當局甚至連大幅降息都不願意。本月21日,一年期貸款利率只下調了0.1個百分點,令投資人失望。

文章說,中共決策一錯再錯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當局已不再將短期經濟成長作爲共產黨的優先要務,而是認爲必須為長期與美國的經濟衝突、甚至軍事衝突做好準備,並爲此做出物質上的犧牲。

文章指出,「清零」政策崩潰有損當局的威望,打擊科技產業也嚇跑了企業家。如果中國再持續陷入通縮,債務的實際價值就會增加,給經濟造成更大負擔。最重要的是,若中共不能解決民生問題,黨對權力的掌控將會變弱,也更難與美國競爭。

因此,這層出不窮的政策錯誤,看起來不像是因為把焦點轉向「國家安全」,更像是單純的決策失敗。

文章指出,中共不再容許經濟上的辯論,分析師只能裝出樂觀的樣子。北京當局已不再公布青年失業率和消費者信心指數。中共官員只強調「忠誠」,很難再產出理性分析或有創意的想法。

文章說,中國的問題始於中共決策者,意味著這些問題都難以解決,甚至會惡化,因為經濟上的挑戰愈來愈多,例如人口迅速老化,美國遏制中共高科技等。中共越是追趕美國,就越難縮小差距,因為中央集權式的經濟只擅長模仿,不擅長創新。

文章最後提到,2000年代,西方國家領袖誤以為貿易、市場和經濟成長能促進民主和自由,如今中共反而在測試更加極權的制度是否不利於經濟。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極權制度確實有損經濟,中國正步入一個令人失望的時期。

(責任編輯:歷澄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