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火星自轉正在加速 原因不明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8月20日訊】洞察號火星登陸器好像一個聚寶盆,儘管它已於去年年底退役,但它發回地球的數據繼續為研究火星提供新的、令人興奮的窗口。最近,科學家研究了洞察號的數據後發現,火星的自轉正在加速。雖然自轉速度的加速度僅為4毫弧秒/年²,但火星上的一天無疑是在變短。

該團隊6月14日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了相關論文。

收集數據來觀察這種變化並非易事。「我們尋找的是火星一年中僅有幾十厘米(centimeter)的變化,」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塞巴斯蒂安·勒邁斯特(Sebastien Le Maistre)在比利時王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of Belgium)說道。「我們需要長時間去積累大量數據才能看到這些變化。」

該項目利用了洞察號在火星上前900天的測量數據(因足夠長的時間範圍,才能看到每年僅毫弧秒量級的變化),並充分利用了洞察號上面的「旋轉和內部結構實驗」(RISE)儀表板。美國宇航局(NASA)利用其深空網絡向洞察號發送一束無線電波。當電波到達時,RISE將其反射回地球,並在地球上檢查光束頻率的微小變化,頻率變化能夠反映出轉速的變化。

一旦研究人員確定這些變化是轉速而非其它因素污染造成的(比如,無線電頻率可以被大氣中的水或太陽風等物質改變),就能夠清晰地看到轉速的變化。

洞察號的首席研究員布魯斯·巴納特(Bruce Banerdt)在新聞稿中表示,「能夠獲得如此精確的最新測量結果真是太酷了。長期以來,我一直致力於在火星上建立像洞察號這樣的行星物理站,這樣的結果讓我幾十年的工作沒有白費。」

目前,這一變化的原因仍然是個謎。但研究人員有一些推論,包括兩極存在更多的冰,以及所謂的「冰川後反彈」,即一旦冰不再存在,以前埋在冰層下的土地就會上升。這兩種情況都會改變行星的質量分布,從而改變其自轉速度。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利用RISE數據進行了完全不同的測量。他們記錄了火星的擺動(wobble),這是由於其液體核心中熔融物質的晃動而發生的。經過仔細量化,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了解火星內核的大小、形狀及其形成。

「RISE的數據表明,內核的形狀不能僅用其旋轉來解釋,」該論文的作者之一阿蒂利奧·里沃爾蒂尼(Attilio Rivodini)表示,「它的形狀需要用地幔層深處密度稍高或稍低的區域來解釋。」

我們人類很樂於不斷地向火星派出機器人,我們把它們送上去,給它們起名字,跟蹤它們的進展,它們反過來回饋給我們極具價值的數據,從而了解我們自己尚無法到達的世界。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