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年齡有多大? 新研究稱或有267億歲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8月09日訊】科學家們的普遍共識是,宇宙大約有137億年的歷史,並且在不斷膨脹。光譜紅移現象說明了這一結論,在這種現象中,如果光從一個點遠離另一個點,由於兩點間距離的增加,光譜會變得更紅。但最近有一種最新理論,認為宇宙有267億歲,這是真的嗎?

紅移理論之後,還出現了其它理論。例如,1929年,瑞士天文學家弗里茨·茨維基(Fritz Zwicky)提出,光在傳播時會「疲勞」,在數十億光年的範圍內逐漸失去能量。然而,這一有爭議的理論與宇宙年齡和膨脹率的其它已知數據並不一致,導致天文學家放棄了它,轉而支持流行的紅移理論。

毫無疑問:占主導地位的理論仍然是宇宙存在了137億年,並且在不斷膨脹。但是,令人驚訝的是,渥太華大學天文學家拉金德拉·古普塔(Rajendra Gupta)用一種新理論重啓了茨維基的工作,他說新理論協調了這兩個模型,並得出結論:宇宙實際上可能有267億歲,是普遍接受年齡的約兩倍。

疲倦的光

古普塔7月7日發表在《王家天文學會月刊》(MNRAS)上的新論文中詳細介紹了這一點,他發現,通過讓茨維基的「疲倦光」理論「與膨脹的宇宙共存」,就有可能將紅移重新解釋為一種混合現象,而不僅僅是由於宇宙的擴張,他在一份聲明中這樣說。

作為其新理論的一部分,古普塔引入了不斷演變的「偶合常數」概念,該常數決定了粒子如何相互作用。天文學家認為,這些常數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導致美國宇航局(NASA)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對最早星系的紅移觀測時間從幾億年到幾十億年不等。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韋伯望遠鏡觀察到的古代星系儘管質量巨大,但看起來比預期小得多。

這些不斷變化的偶合常數還可以提供一個新的常數來取代宇宙常數,這是一種物質或能量(可能是暗物質),它解釋了宇宙的加速膨脹。

這是關於宇宙的一個最重要難題的令人著迷的新觀點,它可能會改變我們對宇宙驚人年齡的看法。但這也只是一個理論——只有時間才能證明古普塔的解釋是否能讓其同行信服。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