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管制鎵鍺出口 分析:宣傳大於反制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05日訊】歡迎收看《中國禁聞》。

美駐華使館微博發警告:赴華有風險

中共新的《對外關係法》《反間諜法》7月1日生效,美國駐華大使館7月3日在大陸微博上發布消息說,美國國務院日前重新發布前往中國的旅行警告,提醒美國公民,前往中國旅行存在不當拘押的風險。

美國國務院在美東時間6月30日,將中國旅遊警示更新為第3級「重新考慮是否前往」(Reconsider travel),嚴重程度僅次於第4級的「切勿前往」(Do Not Travel),原因是中國存在任意執法、禁止出境及錯誤拘留的風險。

美國國務院說,在中國旅行或居住的美國公民可能遭拘留,無法獲得美國領事服務或其他涉嫌犯罪的相關訊息。在中國的美國公民可能會受到長期審訊和長期拘留,得不到公平和透明的正當法律程序。

美國國務院同時還針對香港和澳門發出同樣的警告,其中香港爲第2級警示「格外小心」(Exercise increased caution),澳門則與大陸一樣為第3級警示。

中共管制鎵鍺出口 分析:宣傳大於反制

中共商務部和海關總署7月3日聯合發布公告,說從8月1日起,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鎵和鍺這兩項稀有金屬都是製造半導體產品的關鍵材料,中共祭出出口管制,引發網路和媒體熱議,很多人認爲,這是對美國與歐洲限制芯片及其製造設備出口的報復,是雙方技術貿易戰升級。

不過,大陸網路流傳的一篇文章說,中共的這個舉動,並無實質效力,宣傳作用居多。

這篇題為《中國限鎵鍺出口:一場反美宣傳戰》的文章說,很多半導體產業界人士指出,中國的鎵、鍺蘊藏並不具壟斷地位,而且在半導體製造過程中用量極少,以鎵、鍺作為反制措施「太軟弱無力」。

文章指出,鎵、鍺這些用在軍事、航空、通訊等領域的重要材料,在美歐等國都有管控政策,儘量不開採自己國內的儲藏,而是向中國進口粗製的產品進行精煉與加工,所以才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鎵、鍺供應國。

台灣外交部次長李淳7月4日也對媒體表示,中國並非鎵和鍺的唯一供應國,短期來說確實會對產業鏈造成衝擊,但是長久下來反而會促成台灣、韓國、日本等國家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達成戰略自主的目標。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