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國師」警告 青年失業問題恐釀政治危機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04日訊】中國經濟急劇下滑,青年失業率屢創新高。曾為中共領導人上課的「國師」、知名經濟學家劉元春近期在一份經濟分析報告中警告,中國青年失業問題若處理不當,或可能成為政治問題的導火索。

今年6月底,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發布了《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3年中期)》,這份報告共110頁,該報告執筆人包括上海財經大學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合創建人劉元春等3人。

該報告指,現階段既是中國經濟復甦的恢復性增長期,也是各種潛在風險顯化和矛盾的爆發期,經濟復甦的痛點與難點集中表現為「五個 20%」。

即青年群體調查失業率突破20%、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 20%、地方土地出讓收入同比下降 20%、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 20%、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缺口高達 20%。這表明相關領域壓力已經突破自我修復能力。

報告提到,青年群體失業率還會繼續攀升一段時間。考慮到2023年大學畢業生人數突破1100萬,三季度青年失業問題將更加嚴峻。

報告說,2022年4月16-24歲青年失業率只有18.2%,今年同期躍升2.2個百分點,說明青年失業問題不單是一個周期性的問題,而是「系統性的問題、趨勢性的問題」。

今年4月,青年群體調查失業率突破20%。伴隨著經濟復甦,青年群體失業率卻出現持續攀升。5月份,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達到20.8%,連續五個月上升,創有紀錄以來最高值。隨著7月份應屆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青年群體失業率的高峰期將再創新高,屆時將帶來新一輪衝擊。

報告直指,「今後青年失業難題可能會持續十年,短期內會不斷加劇。倘若處理不當,將會引發經濟領域之外的其它社會問題,甚至成為政治問題的導火索。」

報告說,目前最突出的問題:就業壓力不減,青年群體失業率持續攀升至高位;消費者和企業家信心不足,制約消費增長潛力、產業擴張動力和民間投資活力;高技術產業增速出現斷崖式下滑,為近二十年來首次陷入低增長狀態。

報告認為,解決青年就業問題主要靠新增就業崗位,而新增市場主體主要靠生產性投資,特別是民間生產性投資。民間投資增速放緩會嚴重削弱新增就業崗位的創造能力,這是青年失業問題加劇的需求端原因。

報告直指,簡單採取補貼政策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間投資不足問題,關鍵還是在於「完善法治建設,健全對私有產權的保護」,彌合(中共病毒)疫情以來中國民眾對法治建設喪失的信心。

此外,高技術產業增速下滑也是導致青年群體失業率逆勢攀升的原因之一。近五年來,每當高技術產業出現明顯的下滑趨勢,青年群體失業率則呈現快速攀升態勢,這在2019年、2020年,特別是2022 年以來,尤其如此。

報告表示,「五個 20%」亂象也充分說明下半年要實現從恢複式增長向擴張式增長的轉變依然面臨巨大挑戰。如總需求相對不足,各方面預期還較低迷,各方面矛盾開始充分暴露;局部領域惡性循環輪番衝擊,需要通盤考慮儘快破局。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是中國人民大學於2006年成立,被視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領域具有影響力的智庫之一。2022年4月29日,時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就中國資本發展問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作了講解。

今年6月1日,大陸微信公眾號「財經十一人」刊出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研究員王明遠的文章指,疫情三年以來,大約累計有1500萬左右中專和高校應屆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同時,大約有10%的企業在職員工失業,這部分16-40歲青年在職人員約2500萬人左右。

根據北大教授盧鋒的研究,過去三年至少還有2300萬左右農民工因為失業而返鄉,如果以其中60%為青年人計算,那麼這部分也有1400萬人左右。那麼,疫情以來大約共新增了5400萬左右青年人失業人口。

5月初,習近平在給大學生的回信中稱,新時代中國青年應走進鄉土、有「自找苦吃」的精氣神。有學者認為,習近平無力提振下滑的經濟慘況,再加上失業大軍無法安置,只有搬出毛澤東在文革時期那一套,鼓動青年「上山下鄉」。

目前在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白先生此前告訴大紀元,由於現在經濟下行,就業環境等整體狀況都不好,讀研究生畢業的都很難找到工作,整體的大趨勢是年輕人都在躺平。

(責任編輯:唐正)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