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專訪美籍華裔經濟學家文貫中(三)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03日訊】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導人在今年的峰會上,對中國達成了「去風險」而不「脫鉤」的新共識。另一方面,中共則試圖降低對外國的依賴,強調經濟發展要依靠「內循環」。「內循環」是否能應對「去風險」?就此我們專訪了美籍華裔經濟學家文貫中教授。

在經歷了幾十年經濟高速成長以後,由於當局政策的改變,在疫情之前,中國經濟就進入了下行階段。

康涅狄格州三一學院經濟系榮休教授文貫中:「最近幾年因為經濟政策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把改革開放,特別是把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方向改變了,正在向中央計劃經濟,向政府控制一切的方向倒退。現在正在重新建造一個黨國體制,由黨來統帥一切,指揮一切。這個體制跟40年來的總的改革,開放的方向是背道而馳的。這樣一來,中國經濟也就開始衰敗了。」

隨後,中共病毒全球大流行讓西方國家意識到供應鏈的脆弱性。此外中共和民主自由國家在貿易、知識產權、人權、台灣、俄烏戰爭等問題上的分歧也越來越尖銳。七大工業國集團峰會今年5月發布聯合公報,強調抵禦中共的經濟脅迫,限制某些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先進技術。公報說明,不是與中方脫鉤,而要「去風險」。

文貫中:「因為全世界跟中國都要『去風險』,在高科技層面,要對中國完全脫鉤。中國這個社會本身,在黨國體制之下,是沒有創新能力的,只能去偷竊一些知識產權,或者照抄別人的一些經驗。他現在連這樣做都會遇到很大阻力,因為人家可以投訴你。而且,你明明需要在各方面學習外國,卻鼓吹自己的中國模式是世界最好的,習近平的思想是世界最英明的。在這種宣傳氣氛下,國內會出現自滿,自傲的心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速度會大大下降。這會非常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的活力的。」

習近平當局前幾年就端出重大經濟倡議「內循環」,希望降低對外國企業、技術和市場的倚賴。但結束清零封控後,中國經濟復甦乏力,讓國際投資人失望。居民和企業也更傾向於存款、還貸,而不是消費和投資。習近平最近視察內蒙古時再次喊話,首先要把國內大循環搞好,「靠自己活下去」,然後「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等。康涅狄格州三一學院經濟系的文貫中教授分析,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由於人口極大過剩,實際上並不具備「內循環」的市場。

文貫中:「要生活得更好,單靠內循環是決不可能的。道理很簡單,相對於龐大的世界第一第二的中國人口規模,中國的生態和中國總的資源規模是不足以支撐每個中國人有一個比較高的生活水平的。基於這麼一個理由,所以1978年、1979年,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上層官僚,共產黨的官僚,就意識到一定要搞全球化,搞改革開放。中國一直很稀缺的淡水,耕地,森林等等,可以通過進口糧食,進口大量魚類產品,進口大量的木材,家具,解決森林不夠,耕地不夠,淡水不夠等的問題。如果又要搞什麼內循環,中國人均的資源遠遠低於世界各國的平均水平,還要想搞成一個發展更好,生活水平更好社會,這真是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

中國目前的經濟結構仍是以投資為主軸,消費作為第二引擎。吸引各國投資曾給中國帶來「世界工廠」的繁榮,但如果轉向「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是否能夠再現榮景?

文貫中:「你要趕上世界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的話,那你是絕對不可能只靠內循環的。如果回到老毛時代,什麼東西都搞分配,憑票供應,最後整個民族雖然死不了,但是,你活得也很難受。最後就是這麼一種不死不活的狀態。」

編輯/尚燕 採訪/常春 後製/周天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