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布林肯訪華結束 專家:有成果 無突破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20日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結束了對北京的訪問。他是五年來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美國國務卿。他此行是否達到目的,能否改善中美關係,我們採訪了獨立時評人、法律專家虞平。一起來看他的解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華兩天,先後會見了中共外交部長秦剛、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重啟美中之間高層溝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健康和強勁的經濟參與對美國和中國都有利。找到一條前進的道路是兩國的責任,我們這樣做既符合我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中美關係不斷惡化的情況下,兩國對布林肯此行都沒抱什麼期望。直到最後一刻,習近平是否會見布林肯都是懸念。直到會談開始前約一小時,美方才對外公布,兩人將在人民大會堂會面。

獨立時評人、法律專家虞平認為,布林肯此行應該說達到了目的。

獨立時評人、法律專家虞平:「從最後見到習近平這個角度來看,還是應該達到了這個目的。大家也可能也知道,在蓬佩奧,就是川普任內的國務卿的最後一次訪華當中,由於中美關係當時急遽直下,習近平沒有出來見蓬佩奧。所以,這次他出來見布林肯,也說明了在過去這幾個月裡面,當然在拜登上台以後兩年多的時間裡面,美中關係並沒有按照中方以前預估的那樣,隨著川普的下台以後,會有所轉機,反而就是更加惡化。所以在這個大的背景下,我覺得布林肯訪華這一次相對來講是取得了成果,也是迫於形勢所迫,就是中國不得不也正面的和美國也進行交往。」

布林肯是拜登政府上台後訪華的美國最高級別官員,又值美中關係的低谷,他此行的許多細節受到關注。例如當布林肯抵達北京首都機場時,中方只派低級別官員接機。機場地面不但沒有舖紅毯,反而畫著幾道紅線,而現場照片也正好捕捉到布林肯腳踩「紅線」的瞬間。

此外,習近平會見布林肯的座位編排,也被指和香港特首同一級別。不但沒有了對等沙發,而且習近平端坐中央,兩國官員在會議桌兩邊一字排開,如同向上級彙報工作。

虞平認為,中共對外接待非常嚴格,這些不是偶然的疏忽,而是給布林肯下馬威,心理暗示。正如事前預期,中美雙方在分歧方面沒有得到重大的突破。

虞平:「包括價值觀方面,包括中國在國際社會挑戰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方面,這方面並沒有突破性進展。我相信他們也談了烏克蘭問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但這些問題都不可能在短期內有重大的突破。」

布林肯在會後向媒體透露,中方拒絕了他最優先協商的任務,也就是恢復美中軍方之間的對話機制。

而習近平對布林肯稱,中國「不會去挑戰和取代美國」,但「美國也要尊重中國,不要損害中國的正當權益」。習近平還稱期望「讓中美關係穩下來、好起來」。

虞平認為,美中關係可以說處在60年來的最低點,布林肯此行不能影響目前美中關係的基調。

虞平:「這個基調就是說呢,很多人並不認為,但是我個人認為,它是基於價值觀分歧所帶來的一個深層的分歧。它不是簡單的說兩個國家領導人關係不好,或者兩個國家政客關係不好,或者有一小部分人搞陰謀論。實際上,美中關係決定的重要因素是兩個國家人民對於相互國家的觀感,是最基本的依據。而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民意一旦形成了對中國這樣一個負面的印象,那當然他的政客就必須要遵照民眾的意願。所以到今天我們看到為什麼朝野,不管是川普上台還是拜登上台的時候,朝野為什麼這麼一致對中國的態度。那當然你不能怪別人對你的印象很差,更不能怪別的國家政客,什麼炒作中國,威脅了你這個議題。那這些議題之所以出現,是跟中國自己的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公布民調的顯示,83%美國民眾持續對中國抱持負面看法,虞平表示,如果中國自己內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沒有重大變化,美中關係很難有根本性的變化。

編輯/尚燕 採訪/常春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