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朝鮮:糧食價格暴漲 人們被困住等死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20日訊】中共病毒(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三年期間,朝鮮人在醫藥物資嚴重匱乏的情況下,被政府嚴厲的封鎖措施困住等死。三個普通的朝鮮民眾祕密接受外媒採訪,講述了他們的親身經歷和他們所看到或聽到的人和事。

英國媒體BBC在脫北者媒體《每日朝鮮》(Daily NK)的幫助下,與三名朝鮮平民取得了聯繫。在持續數月的祕密聯繫中,通過這三位朝鮮人的講述,了解到過去三年間朝鮮國內真實現狀的冰山一角。

據BBC6月18日發表的調查報導,三年前新冠疫情爆發後,朝鮮政府就全面封鎖了邊境,不僅人員不能出入邊境,連糧食和貨物也全都被擋在國門之外。士兵們接到的命令是「任何靠近邊境的人員格殺勿論」。疫情嚴重的時候,村莊和城鎮之間也都被封鎖起來,民眾只能忍飢挨餓困守家中,幾乎就是在等死。人們想逃離飢餓與殘暴的鎮壓,卻苦無機會。

明淑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她在邊境從中國走私物資和抗生素等急需藥品到朝鮮來養家餬口。為此她需要拿出自己大半的利潤來收買邊境衛隊的人員。她接受這個遊戲規則,因為走私能夠讓她和家人在小鎮裡過上還算舒適的生活。邊境因新冠疫情被嚴格封鎖後,他們一家人也陷入了朝不保夕的困境。

「我們的糧食狀況從來沒這麼糟糕過,」明淑說,那時候要找到可賣的產品已經幾乎不可能了。封鎖一段時間之後,那些飢餓的鄰居開始來敲她家的門索要糧食,但是她不得不拒絕他們,因為自己的家人也是「活在生命的最邊緣了」。

明淑認為,疫情全球大流行只不過是給了當局一個藉口,政府是趁此機會重新對人民的生活施加控制。「確實,他們想要打擊走私,阻止人們逃離,」她說,「現在,你哪怕靠近中國邊境的河,你也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燦浩是邊境附近另一個鎮上的建築工人,他每天能掙4000朝鮮元(约合4美元),而這些錢連一公斤大米都買不到,他還得依靠妻子在市場上做小生意活著。受訪時他直言,「我想要人們知道,我後悔生在這個國家」。

燦浩透露,大多數朝鮮人買糧食的市場現在幾乎空空如也,大米、玉米和調料的價格都暴漲,因為朝鮮生產的糧食不足以供應給國民,而封鎖邊境使得糧食、肥料和種植莊稼用的機器供應的渠道也被切斷了。

一開始,燦浩擔心自己可能會死於新冠病毒,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他開始擔心自己會被餓死。他所在村莊裡,最先被餓死的是一個生病的母親和她的兩個孩子;後來一個因為違反隔離令而被判勞役的母親與她的兒子也一起餓死了。近期有一個熟人的兒子因為營養不良被從軍隊趕回了家,他的臉忽然腫脹,然後不到一個星期就死了。

「我一想到我的孩子們,想到我們不得不永遠在這個沒有希望的地獄生活,就睡不著。」 燦浩說。

燦浩還提到,他朋友的兒子最近見證過幾次由政府執行的處決,每一次都有三四個人被殺,罪名是試圖出逃。

「如果我按規矩生活,我很可能餓死,但是只要嘗試逃跑,我害怕自己可能會被捕,被標籤為叛徒,然後被處死,」燦浩說,「我們就被困在這裡等死」。

之妍生活在首都平壤,她平時可以坐地鐵去上班,她的兩個孩子和丈夫都要靠她在食品店工作掙的錢生活。她曾經在店裡偷拿水果和蔬菜去市場上賣,還會賣丈夫從同事那裡收受的香菸,再用那些錢來買米,但現在這些方法都行不通了。

之妍現在每天只吃一頓飯,甚至有一個星期被迫吃「糊菜」——把蔬菜和草混進粥裡攪成糊狀的食物。她受訪時發愁地說:「他們(指官方人員)已經令任何事業都不再有(發展)可能。」

「我們都提前10天計劃怎樣活下去,然後再計劃後一個10天,想著如果我丈夫和我捱餓,至少我們還能餵飽孩子們,」之妍說。

最近之妍有兩天沒東西可吃,她甚至以為自己可能會在睡夢中死去。她說,現在乞丐更多了,當她停下來察看那些躺下的乞丐時,通常會發現他們已經死了。有一天,她敲響鄰居的門,給他們送水,但沒有人答應。三天後當局派人來進屋時,發現那家人已經全家都餓死了。

「這是場災難,」 之妍說,「沒有境外的供應,人們不知道怎樣謀生。」 她對全城瀰漫著的冷酷心態感到痛心,「就算有人在隔壁死去了,你也只會想著自己,就是這樣無情。」

2022年5月12日,在全球大流行將近兩年半後,朝鮮官方確認了其第一宗確診病例。由於沒有檢測手段,發燒的人實際上就被關在家中10天。有發燒患者的家庭都會被禁止踏出家門一步。

隨著疫情擴散,城鎮和街道被全面封鎖,有些時候一封就是兩個多星期,而許多人家並沒有足夠的食物來堅持度過整個封鎖期。燦浩說,那些老老實實呆在家裡的人是活不下去的,一些人家便在天黑後偷偷出去尋找食物,這樣才活了下來。

國家破敗的醫院也沒有藥物來救治那些染病的人,官方建議人民用民間療法來緩解症狀,例如用開水泡青蔥根來喝。據之妍所說,很多老人和小孩都死於新冠毒病。

2022年8月,疫情大規模爆發三個月後,朝鮮政府宣布抗疫取得勝利,聲稱病毒已在國內被清除,但是很多隔離措施和規定仍然在繼續執行。

(責任編輯:何雅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