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中共的「共同富裕」這張餅能充飢嗎?

8月1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兩大議題之一是「研究紮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稍前,5月20日,以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名義推出了《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並於7月19日正式發布了《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

筆者以為,「共同富裕」可能是幾個月後的六中全會和明年中共二十大的一個主題詞,習今後施政的核心措施之一。在中共「百年」之際,當局打出「共同富裕」這面旗幟,雖有主動追求的因素,但更是迫不得已。

首先,從共產黨的意識形態角度講,四十餘年的「改革開放」已經徹底破產。本文不多講,就拿《鄧小平文選》中的話來對照,例如,鄧說:第一,「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第二,「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第三,「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麼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幾十年下來,這些「如果」不都變成了現實嗎?中共的全部政策,「改革開放」,不都失敗了嗎?中共已經坐在火山口上了。

其次,由於當局口口聲聲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四個自信」(理論、道路、制度、文化自信),以及習近平等等的「毛澤東情結」,就非打出「共同富裕」這面旗幟不可,來為中共遮羞、續命:把「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當作「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今後幾十年是「改革開放」的第二階段——「先富帶後富,共同富裕」。這樣,習近平的「新時代」之「新」不就立起了嗎?在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不就有個核心口號來支撐「實現現代化」和第二個「百年目標」了嗎?

再次,習上台後,中國經濟毛病總暴露,體制性、結構性問題積重難返,歷史遺留問題難以消化,國際環境根本性逆轉,導致經濟增長率持續下墜,「新常態」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在這種情勢下,不得不講「雙循環」,即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但「雙循環」的基礎是中國內需要起來。內需起不來,怎麼大循環,怎麼促進國際循環?可是,提振內需,中共已經喊了許多年了,就是無法提振,因為中國窮人太多了,社會結構是「倒T字型」或「倒丁字型」的(這是中共這種特殊「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空前畸形。現在,為了經濟不死掉,就不得不搞「共同富裕」來大規模擴大中等收入階層,以此激活內需。

以上三條,應該是習當局打出「共同富裕」這面旗幟的主要原因。不過,旗幟雖然打出來了,但能不能打得住,能打多久,會有什麼後果?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總的來說,是相當不樂觀的。

為什麼呢?最根本的一條,中共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經形成了巨大的既得利益者階層,利益固化了,中國命脈被中共500個權貴家族所控制,這個格局是幾乎不可能打破的,要打破就得共產黨下台。

因此呢,當局就避開這個根本矛盾,繞著走。這也有跡象。以往中央財經委員會開會,標配是1+3,就是習近平加李克強、王滬寧和韓正;可這次參加會議的,多了個汪洋,變成了1+4。這釋放了個什麼信號呢?

在這次會議上,當局提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眾所周知,一般國家都是搞初次分配、再分配,而中共卻另外的還要以國家政策的名義搞「三次分配」。什麼是「三次分配」?就是打富人、有錢人的秋風。習近平明確要求高收入人群多「回報社會」。誰來做這個高收入人群多「回報社會」的工作呢?在中共的體制裡,當然就是政協了。所以,汪洋以全國政協主席的身分出席這個會議,並非偶然。

這也難怪,關於這次會議的官方通稿一出,輿論譁然,海外媒體紛紛稱中共又要「劫富」、「打土豪分田地」了。

「共同富裕」會激盪起什麼樣的波浪?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