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附加價值印加果 果農自種自吃大力推廣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20日訊】近年台灣有不少農民,培植原產於南美洲熱帶雨林的印加果屏東果農陳龍發,從檳榔改種印加果,除了自己榨油食用,還熱心推廣種植技術

綠色星型的印加果長相相當討喜,這種植物只要種活了,不需要費心照顧、也沒什麼病蟲害,只要適當的修剪,一年四季都會結果,屏東果農陳龍發經親戚介紹後投入種植,他自己種自己吃,印加果成為了他每天早上的必備品。

屏東高樹果農 陳龍發:「覺得種的還滿不錯的,而且果子很漂亮很可愛。一直種越種做越多,那越種做越多,當然要榨油,人家不可能跟你榨一點點,現在買了一個小型的榨油機,所以說自己榨油自己喝。」

印加果培植簡單,又能榨成食用油,只是果實乾掉後外殼相當堅硬,剝殼成了農民最大的挑戰,還好陳先生碰到熱心廠商為他們研發剝殼機,解決了大麻煩。

屏東高樹果農陳龍發:「我都是用那個老虎鉗,用那個鉗子去夾,但是一個一個的夾很慢,夾不出數量來吃。所以說沒辦法,剛好遇到這個老闆,他是有研究機器,我們就配合把這個機器(剝殼機)把它做出來。」

民眾曾先生:「我本身住在屏東滿州,也是希望要種印加果,今天有跟陳先生聯絡到,其實喝這個油最主要是新鮮,

除了果油之外印加果還可做成堅果、保養品,嫩芽也可以生食入菜,好處多多,在農民推廣下,印加果成了獨具發展潛力的農作產物。

新唐人亞太電視簡陳如、 林美華台灣屏東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