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訪澳遇最大尷尬 林鄭帶「勇武派」陪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12月24日訊】習近平日前澳門之行遭遇一系列尷尬,其中最大一件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被調侃帶「勇武派」到澳門。19日澳門當局舉辦的一場晚會上,習和眾官員同台拍手唱紅歌時,林鄭的丈夫一人呆立默站。有人形容這是「一個人的示威」,也有人調侃,林鄭帶「勇武派」到場,讓北京難堪。

習近平於12月18日至20日出席澳門主權移交北京20週年的一系列活動,雖然習近平已經結束行程回京多日。但習此行的一個最大看點,卻意外落在了香港特首林鄭的丈夫林兆波身上。

根據《澳門日報》上載的視頻,12月19日晚間,澳門當局舉行的一場文藝晚會上,其中一個節目之外的環節是,習近平帶領一眾演員和現場高官們,齊唱中共紅歌《歌唱祖國》。

視頻畫面顯示,當時所有嘉賓包括習近平一起站立高唱《歌唱祖國》,站在前排的中共、港共、澳共官員們,都張大嘴巴,一邊唱一邊打拍子。

而林鄭的表現也相當搶眼,動作幅度很大的一起拍掌高歌,然而,站在林鄭身旁的林兆波,對現場熱鬧的氣氛似乎完全無動於衷,只是呆立默站。視頻畫面可見,他雙手交疊在大腿前,看上去有些神情呆滯,不僅沒拍掌,而且嘴巴一動不動。

在觀者看來,這種巨大的反差,讓人感覺他似乎「鶴立雞群」。

林鄭丈夫林兆波(畫紅圈者)既不唱歌也不拍手,引發廣泛關注。(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不过,林兆波此舉却意外的博得眾網民的激贊,有網民形容他是「出污泥而不染」,也有人點讚他「與暴力割席」。也有香港網友形容,這是「一個人的示威」、「沉默的抗議」,還有人稱讚,林兆波有「學者風骨」。

有港媒稱,林兆波在習近平面前不唱歌不拍手,難免會被認為是在發起「不合作運動」。有網民表示,林兆波本身是英國國籍,本來就不用跪舔中共。

《蘋果日報》刊登題為「光復林家,兆波抗命」評論文章稱,據說林鄭曾與前線勇武「深度交談」,大家一直半信半疑,因為沒有哪個真勇武願意跟林鄭對話。但是看了這段視頻終於恍然大悟:那位傳說中的前線手足,應該就是林鄭的丈夫林兆波。

文中調侃:當眾人都在拍掌高歌的時候,全場只有林先生「手不動嘴不張,面容肅穆如喪考妣,仿佛默哀一樣,成了黑暗中的螢火蟲」。而「今生只嫁前線巴」,林鄭月娥第一個做到了。

林鄭老公成了勇武派,被認為是習近平澳門之行的最大一件尷尬。

林鄭月娥被調侃帶「勇武派」前往澳門與習近平會面。(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公開資料顯示,林鄭夫婦有兩個兒子很早就已取得英國國籍,後來只有林鄭為了打入香港政壇,放棄了英國籍。林兆波是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主攻代數拓撲,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數學系副教授。他曾移居北京,在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短期數學課程。

林鄭的長子林節思,於2016年4月加入了中國手機公司小米科技,出任營運經理,同樣在北京工作。

但有媒體稱,林鄭月娥的兒子、丈夫被中共綁架做了人質。

北京紅二代透露,北京曾想送林鄭一套四合院,被她拒絕,因為她也不想兒子、丈夫留在大陸被北京控制,寧可做「裸官」。

時事評論員夏小強在大紀元撰文認為,林兆波個人「沉默的抗議」或可以透露出林鄭最真實的處境,就是她根本沒有辭職的自由和權力,且隨時有可能根據中共需要被拋出,承擔造成香港亂局的罪責。

12月20日是澳門主權移交北京20周年,習近平致辭時出現口誤。( 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評論:習近平口誤的正反啟示

此外,在12月20日澳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近平講話時,口誤把澳門說成香港,也被认为是一件尷尬事。習講話中說,「廣大澳門同胞發自內心擁護『一國兩制』,認同『一國兩制』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

央視隨即緊急通知,不能重播當天的新聞,也不能使用剪輯的新聞,一律使用「發布的素材」。新華社在隨後通稿中把「香港」改成了「澳門」。

對此,大陸獨立記者高瑜在推文中調侃,一句口誤,神仙難免,黨媒如此興師動眾,簡直如同妄議。

也有推友跟貼評論說,「央視這群高級黑。口誤難免,本來大家未必注意或者計較。他們這樣是生怕別人不知道啊。」

時評人士李平在《蘋果日報》撰文分析說,習近平在重大場合宣讀講稿出現口誤,正面的啟示是,他身在澳門心在香港,可能對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念茲在茲。

反面的啟示是,中共一心想扶植澳門成為一國兩制的典範,認定香港應該照抄澳門的模式,甚至希望澳門取代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不過,新任澳門特首賀一誠20日講話時坦承,澳門取代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的「想法不實際」,目前亦未具條件建立金融中心,因澳門在金融方面的法律空白,難以吸引投資。

有人形容,賀一誠的話,令中共極為尷尬,同時也像一盆涼水,讓北京從頭涼到腳。

時事評論員藍述分析說,從哪個角度看,澳門都不具備替代香港的條件。其實北京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心思多半在香港身上,所以才港澳不分。他說,古人行事都要占卜前程,有瑞兆才可行事。而這次多顯不吉徵兆,北京真的應該三思了。

(記者李韻報導/責任編輯:李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