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壓頂 劉鶴不得不赴美四大原因

【新唐人2019年05月08日訊】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日發推文警告北京將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提高關稅稅率後,一度有消息指北京或將取消中共副總理劉鶴原定於本週赴美的計劃。不過,週二中美雙方皆對外確認,劉鶴將於本週四週五赴美談判。有美媒分析了劉鶴不得不赴美的四大原因。

中共商務部週二發布聲明證實,劉鶴將於5月9日至10日訪問華盛頓,與美國貿易官員進行第11輪貿易談判。消息公布後,曾在午間休市後失去動力的中國股市滬深300指數(CSI 300)應聲反彈,一度上漲1.3%。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有知情人士透露,在川普週日發推文威脅要提高關稅當天,北京當局曾考慮取消本週在華府的談判,但經過兩天的考慮後,最終還是決定讓劉鶴繼續赴美談判。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及專家分析,有四個原因促使中方改變心意。

其一,北京當局擔心談判破局會重創中國經濟。

幾位北京政府官員向《華日》透露,中方領導層原本不願意在「被壓迫」的情況下與美方繼續談判,最終改變立場的原因是,擔心與美方談判全面破局,有可能難以修補,再度重創中國經濟。

事實上,川普週日的推文一出,因為擔心貿易戰重燃戰火,週一(5月6日)A股應聲暴跌,再現千股跌停,其中券商、科技股重挫領跌。至當天收盤,滬指跌5.58%,深成指跌7.56%,創業板跌7.94%,兩市蒸發2.8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外資更在半日內大規模凈流出82億元。

其二,美方最後通牒,機會之窗稍縱即逝。

報導引述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一群參與美中談判的副部級官員週二開了會,就中方代表本週訪美能否獲得成效進行激辯。這些官員分析了萊特希澤及姆欽週一的最後通牒講話後,得出了肯定的答案。

另一知情人士則透露,中共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和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將先率談判團隊赴美,劉鶴稍後才到美國。中方代表團將住宿在白宮對面的一家酒店。

報導分析認為,中方官員或許從美國官員的談話中了解到,本週談判是美國最大容忍極限的期限,也是緩解美中貿易戰及重建美中貿易關係的最後機會,不可錯過。

據了解,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財長史蒂芬‧姆欽週一下午曾向媒體證實,上個週末,中方談判基調突然改變,有意撤回原先作出的一些承諾和讓步,而這是美方無法接受的。本週五凌晨0時01分開始,美方將把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的懲罰性關稅的稅率從10%增加到25%。萊特希澤並表示,如果中方本週改變心意,使美中談判恢復正常,美方或會考慮是否調整週五的關稅措施。

其三,中國經濟脆弱恐不堪一擊。

中共領導層最後決定派劉鶴赴美談判,除了擔心錯失與美方達成協議的最後機會,同時也擔憂脆弱的中國經濟不堪一擊。去年受中美貿易戰開打的衝擊,中國經濟的GDP年增率一度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點。在川普和新加坡達成暫時停火90天的協議後,隨着中美兩國貿易代表團展開密集的談判,中國的經濟數據也開始改善,今年前4個月上證綜合指數上漲了32%,幾乎抵消了去年全年的虧損,而談判可能破裂的苗頭一出現,本週一A股立即暴跌,等同於給北京敲響了警鐘。

其四,中美貿易戰升級引爆外商出走潮。

如果美中貿易戰升級,中共當局亦擔心會刺激另一波外商出走潮。

彭博社報導說,由於中共過去奉行的貿易政策對外企十分「不友善」,導致外商在華運營越來越困難。許多外商早已有調整中國大陸供應鏈的想法,而美國對華提高關稅,恰恰給那些有意出走的外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口。美國未來若擴大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中共當局恐再也無力阻擋外商出走潮。

萊特希澤日前接受NPR訪問時曾表示,美中談判的核心問題是知識產權保護及強制技術轉讓等結構性改革,而對中國而言,改革並非壞事,是有利於中國人民的事。

「美方的要求並不是反華,保護知識產權也不是反華,要求終止強制轉移技術更不是反華的。」 萊特希澤說,「事實上,中國內部的改革人士說這是為中國人着想的要求,因為這將有助於他們的經濟,而不是傷害他們的經濟。」

(記者竺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