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男孩13歲考上清華 「高考神童」再成話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9月05日訊】大陸每年開學季前後,有關「高考神童」的報導便鋪天蓋地。今年安徽年僅13歲的盛一博考上清華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輿論認為,對於「神童」的大肆炒作可能傷害這些孩子,使其受聲名所累。

據陸媒報導,2017年8月23日,清華大學年齡最小的新生盛一博,異常低調地辦理了入學手續。今年高考他考出了645分,超過安徽理科一批線158分,最終進入清華能源類就讀。

盛一博出生於2004年5月,剛滿13週歲,來自安徽省。他只用了3年的時間就讀完了小學,初中的時候他用高中的方法解開了老師解不開的題。10歲就上了高中,高中課業經常滿分且自學大學數學物理部分課程。

2016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總決賽上,盛一博摘得銀牌,清華大學直降60分錄取他,而他的老師說他並不需要降分,靠自己的能力完全就能考上清華。

除了學業之外,盛一博3歲學習小提琴,如今已通過中國音樂家協會專業10級的資格考核,初三時拿到潛山縣乒乓球單打冠軍。高中三年還參加校管弦樂隊,每週一次的排練雷打不動。他還喜歡羽毛球和足球,他說自己不是神童,只是比別人勤奮一些。

受「神童」光環所累 寧鉑出家為僧

早在七十年代,中國就興起神童教育,像盛一博這樣小小年紀就入讀清華北大的少年有不少。中科大早年曾一度創建「少年班」,培養出不少「神童」,也一度引發爭議。輿論認為,「少年班」多是拔苗助長,對於「神童」的大肆炒作可能傷害這些孩子,使其受聲名所累。

被稱為「中國第一神童」的寧鉑,兩歲半時能夠背誦一百多首詩詞,三歲時能數一百個數,四歲學會八百多個漢字,五歲上學並開始下圍棋,與成年人對弈,六歲開始攻讀醫書和使用中草藥,熟讀《十萬個為什麼》一套十本,熟記書裡面的內容,並隨便回答大人們的提問。

1978年3月,14歲的寧鉑走進中國科技大學校門,與他先後進校的少年大學生還有20人,平均年齡14歲。然而被聚焦在鎂光燈下的「中國第一神童」寧鉑,最終選擇出家為僧,引起輿論嘩然。

2015年寧鉑曾對採訪他的陸媒記者說,當整個社會導向趨利時,教育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應試教育其實也就是社會利益導向的體現。什麼東西容易出政績、學生分數高,學校就去追求什麼。老師教出一個高尚的學生,要等學生蓋棺定論才算數,但分數高低,卻是馬上就見分曉。

寧鉑表示,當時國家把少年班列入戰略計劃,高峰時全國有十三所大學都開辦了少年班,但其實少年班並不符合教育規律。如果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活理念,缺乏對社會和人生的正確認識,所謂神童們的「發展方向」就會發生偏移,絕大多數學校發現問題後無法處理,最後只能停辦。

寧鉑回憶當年進入中科大後,他發現自己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本想轉到南京大學就讀自己喜愛的天文專業,但因受「第一神童」的光環所累。中科大拒絕了他轉校的請求,替他選擇了曾經造就過兩位傑出華人諾貝爾獎得主的物理專業就讀,並期待他快出成果,回報社會的厚望。由於對所學專業毫無興趣,寧鉑漸漸失去學習優勢,成績平平,神童的光環也逐漸消失。

寧鉑曾經對人說,「我是時代需求的產物,如果青春可以重來,我絕不會再讀少年班!」

(記者曾書華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