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網控再升級 手機App用戶須實名認證

【新唐人2016年08月01日訊】中共不斷出台加強對互聯網控制的新規,近來更擴展至手機應用程式。中共國信辦6月底發布新規,所有APP註冊用戶需採真實身分認證,用戶訊息記錄至少會被保留60日等,8月1日正式實施。網民抨擊此舉嚴重侵犯隱私。

中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網信辦)發布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主要是加強對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端應用程序(下稱App)的監管。該規定將於8月1日起正式施行。

《規定》要求,App商店平台需在上線運營30天內向所在地的省級網信辦備案,對違規的App提供者視情形「採取警示、暫停發布、下架應用程序等措施,保存記錄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對於App提供者,則需要按照「後台實名、前台自願」的原則,對註冊用戶進行基於手機號碼等真實身份信息的認證,記錄用戶日誌信息,並保存60天等。

大陸網民紛紛炮轟,當局打著所謂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旗號,實際上是為了進一步監控網路,限制言論自由,嚴重侵犯公民隱私權。

大陸知名網友賈榀:「它這個就是收集網民的信息么,如果這個網民之中出現一些個『不和諧|言論的話,他們就方便去拿這個資料去抓人了,或者搞一些他們工作上的程序,比較方便一些。」

有中共媒體曾調查顯示,近七成大陸網友反對實名注冊APP。

山東民主人士張恩廣認為,新規中聲稱,防止有人傳播暴力恐怖、淫穢色情及謠言等違法違規信息,事實上這些信息當局向來是不管的。

張恩廣說:「其實我們下載普通的東西,甚至於下載淫穢色情東西,他們都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些不會傷害到他們權利的基本利益,最關鍵的就是說,對他們來說一些敏感的東西,下載這些東西,他們會認為造成很大的,對他們不利的一些方面的東西,它主要防控的是這方面。」

張恩廣表示,這項新規其實就是當局對管控互聯措施的一個延續,但完全管控網路不可能。

張恩廣說:「互聯網是一個開放平台,它除非把中國的所有的互聯網和經濟對外的自由度,像以前閉關鎖國那樣,像現在的朝鮮,但是走到那一地步了,整個國家基本上就癱瘓了,現在民眾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無論當局怎麼壓縮網路空間,但關係到民眾切身利益的大事件仍不斷被曝光。」

中共出台一系列新規嚴控網路

近年來,中共出台一系列加強網路管控的新規政策。僅6月到7月初,就先後發布了《進一步加強管理虛假新聞的通知》、《網際網路信息搜索服務管理規定》、《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新規,同時開展針對跟帖評論的專項整治行動。

外媒披露,中共正在審核具爭議性的網路安全法,授權當局在出現「突發社會安全事件」時,可以封鎖網際網路,阻斷所有網路通訊。

分析指,由於新法中沒有明確說明何謂「突發社會安全事件」,故一旦內地發生抗議、甚至暴動事件,都可能被視為「突發社會安全事件」。

李向陽律師說,這種界定不清的法律草案,實際上是當局多設一隻「黑口袋」,把公民的通訊自由權、網路言論自由權裝進這個「黑口袋」裡去。因為中共沒有底線,這種立法,也可以看作是用來保護肆意欺壓民眾的權貴階層。

李向陽說:「假如真的影響了民族的生死存亡大事,影響了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的大事,假如斷網、斷通訊能給平民百姓、能給國家帶來利益的話,那是可以的,怕就怕在他們為了維護極權統治,而去封鎖通訊、封鎖網路。」

網民炮轟封網只是「為了保護肆意欺壓大眾的官員」,隱瞞公眾,也有網民嘲諷,當有突發社會安全事件時,政府應索性「直接切斷水、電甚至空氣」。

六四天網創辦人黃琦則說,這種法律違背憲法:「當局採取這樣一條立法,實際上是違背憲法,關於新聞自由和保障民眾基本權利相關規定的。眾所周知,在突發事件發生的時候,第一時間客觀真實的記載事件發生的真相,有助於建立一種完善的社會機制。」

大陸《權利運動》組織發起人胡軍說:「當局現在採取這種對網路的封鎖,對信息的過濾,這是一種反人類、反文明、反進步,這是最可怕的一種犯罪,如果剝奪人說話權利的時候,剝奪了人們信息交流的權利的時候,那麼這個社會人的其他權利都無從談起。」

黃琦認為,中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沒有輿論和民眾的監督,僅依靠官方處理所有社會問題是不行的。必須有輿論的監督,和民眾的監督,才能夠將一些官方不能夠解決的問題,通過新聞監督之下,能夠得以修正得到處理。

黃琦表示,對於中國社會長遠健康有利的角度上來說的話,當局應當放開新聞自由,停止一切限制新聞自由的立法。

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