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難以禁絕 食品安全仍需小心

【新唐人2016年06月10日訊】

6月4日上午,全僑健康日食安座談會在僑教中心舉行,地溝油問題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地溝油”泛指生活中的各類劣質油,按照來源上講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利用下水道漂浮的餐余廢油提煉而成的潲水油,或是利用廢棄豬肉、內臟、豬皮等煉製,還有一類屬於油炸食品的廢油。“地溝油”富含砷、鉛、黃曲黴素、苯並芘等有害物質,可以導致消化不良、腹痛及多種癌症。其中黃曲黴素(AFT)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劃定為1類致癌物,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
全橋健康日召集人 施惠徳 醫生
“地溝油它可以除臭、除色,然後呢除味, 變得像你平常在吃的食用油一樣,所以這些你看不到的東西就是有緻癌物質,有重金屬在裡面,酸鹼度他可以幫你平衡的很好,所以你感覺不出來。”
“地溝油”可以用來製造肥皂、飼料以及生物柴油,但是合法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成本高,而冒充廉價“食用油”出售利潤豐厚,以2012年為例,生產1噸地溝油的總成本約為1000元人民幣,經過蒸煮和過濾加工後,每噸可以賣到3000-4000元,利潤高達300%。因此在大陸,已經形成了一條“地溝油”的灰色產業鏈,雖然政府出臺了一些制裁措施,但收效甚微,非法制售依然猖獗。
僅2011年12月12日大陸公安部公布的十起地溝油制售案件,涉案地溝油就達2萬噸,夠100萬中國人吃一年。2014年,台灣“強冠”地溝油案波及上千家企業,據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包括味全、85度C、盛香珍、味王、臺糖等知名品牌在內的236家上游企業,以及973家下游業者,共139項產品受到“地溝油”影響,媒體形容全島淪陷。
環保專家 陳天生 先生
“台灣的夜市啊,很有名的,可這個夜市油從哪裏來,他很難管制,一般台灣的政府方面要抓也很難抓,然後這些油呢他們的來源是個很大的問題,有的是工業油混在一起,有的是飼料油混在一起,以及從地溝油提煉出來的油也混在一起。”
相對於大陸和台灣地區,歐美國家餐飲廢油的回收和利用非常規範,因此居住在歐美國家的民眾尚不需要擔心“地溝油”的餐桌污染問題。但是在選購產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的食品時,需要格外小心。對於經常到大陸及台灣出差旅行的人,外出就餐時應盡量不要選擇街頭路邊的小吃攤。

新唐人記者乾朗、洪宇德州休斯頓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