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引發「交流症」 陸夫婦同床發微信道晚安

【新唐人2016年01月13日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許多人的生活可以說已經離不開手機,由此衍生出現代人交流貧乏、感情淡漠的「交流症」。在浙江寧波一對夫妻,自去年初開始使用智能手機後,即使同睡一間房,每晚也都是用手機發訊息互道晚安。不少網友表示不奇怪,稱自己和家人也有類似問題。

據媒體報導,浙江寧波80後的薛姓男子,10年前跟妻子發展異地戀,因網路不方便,兩人經常坐火車橫跨大半個國家見面,婚後兩人關系依然很好。

但自從2014年初換了蘋果手機,薛先生和妻子就有了睡前玩手機的習慣。薛先生指,晚上關燈後,兩個人習慣睡一個雙人枕上在被窩背對背玩手機,當看完所有的微信更新後,薛妻都會用手機留言說「晚安、好夢」,再配幾張自拍,薛便會留言說晚安。

薛先生說,因為習慣,認為用表情符號跟對方說晚安較方便。

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和家人也有此問題。有人說:「我媽叫我吃飯也常常發微信說飯好了,其實我們家很小,叫一嗓子就行了,但她說喜歡發微信。」也有人說:「我們家人很少交流,幾乎每人抱著一個手機,有時同在一個屋,有事還是習慣發信息通知。」

去年,中國工信部發布了《2015年第二季度通信水平分省情況》發現,中國移動電話普及率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了人手兩部。排名第一是北京,達到了193.7部每百人;廣東排名第二141.2部每百人,上海排名第三136.5部每百人。

手機通訊應用已經很普遍了,尤其是微信在中國飛速發展。eMarketer預測今年約4億中國人使用手機通訊應用,佔總人口的28.8%,占手機用戶的37.9%。

根據騰訊的調查,微信已經完全滲透中國一線城市,2015年9月,北京、上海、廣東和深圳微信普及率已經達到93%。

騰訊報告2015年9月微信全球日活躍用戶5.70億,年增長3.48億人。

中國人可以說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鐵和公交車裡,幾乎車上人都埋頭盯著手機,有的收看電視,有的檢索新聞,也有的看下載的書,還有的跟朋友微信等軟體上聊天。

有心理專家分析人們喜歡用手機交流的主要:是因為網路交流可以是「非即時性」,想回應對方時才理會對方,但現實交流中,卻要及時做出反應,「時間長了,有些人就會傾向於用省力的網路交流代替更耗費精力的現實交流。」

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