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油價不降反升 秘密何在?

【新唐人2015年12月31日訊】在國際油價暴跌之時,中國油價卻一直堅挺,中共發改委一直用抑制石油消費過快增長、調整能源結構、保護環境等藉口來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導致油價不降反升。那麼中國油價堅挺的秘密何在?它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是甚麼?我們來看看專家分析。

12月29號,大陸民眾期盼的年內最後一次油價調整,在中共發改委修改油價機制的藉口下再次泡湯。

上次調價週期內,國際原油價格跌至40美元/桶以下時,發改委稱,為了保持國內成品油價格基本穩定,抑制石油消費的過快增長和能源結構調整,改善空氣質量,暫緩調整成品油零售價格。

12月15號調價窗口開啟,第二天,發改委再度發聲,稱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高於60%,為了保障能源安全,油價偏低不利於節約資源和新能源發展等藉口,再度延緩油價調整。

北京師範大學MBA導師段紹譯:「這是他們為自己找藉口而已。中國的油是政府定價的,所以它想定甚麼價就定甚麼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家國企,處於壟斷地位,浪費人才,浪費資源,使成本居高不下,他們的浪費,他們的腐敗都由老百姓來承擔。」

今年國際油價直線下跌,到目前為止,相對去年差不多跌去了3/4。在國際油價下降到,導致沙特阿拉伯今年出現高達980億美元財政赤字之際,中國的油價,卻還高於今年1月30號的價格。

隨著國際成品油大跌,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45天內,中共財政部、稅務總局三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油價下降的空間全部被提高的消費稅擠佔。

據《央視財經頻道》今年1月的報導,老百姓加100塊錢的汽油,裡面有近50塊的稅費,其中包含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消費稅、增值稅等等。

大陸經濟學家楊佩昌:「成品油,主要是稅費太高了,降下去之後,就只剩稅費了,另外一個原因,跟進口油的渠道有關係,中國從俄羅斯、委內瑞拉這些地方進口油,可能按當時的合同價,也高於油價的走勢。還有一個原因,利益集團不願意把這塊肥肉放棄,他們的灰色成本很高,再降下去,有些費用他們擺不平的。」

中共財政部副部長王軍,在總結成品油稅費改革五大成績時說,稅費改革有效控制和化解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彌補增值稅下降、土地出讓金下跌等收入缺口。

微信圈一句調侃說,「開車去加油站加油,加的是稅,不是汽油。」

不過,很多財稅人士並不諱言成品油消費稅的重要性,稅收年鑑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消費稅8230億元,在不包括進口環節消費稅的情況下,成品油消費稅佔國內消費稅的比重為33%。

那麼,高額的成品油消費稅,對中國下行的經濟是喜還是憂呢?

楊佩昌:「應該說,你要怕經濟下行,應該減稅刺激經濟增長,油價下降,物流費用才能下降,才能刺激經濟增長,它這種做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只會讓經濟負纍的。」

經濟評論專欄作家葉檀認為,兩桶油利潤與稅收對政府極其重要,而資源性央企又附著在傳統製造業身上,通過油價等方式源源不斷輸血,隨著傳統製造業的局部塌方,資源性央企成為被扶持的對像,成品油消費相對剛性,中共是不會輕易讓油價降下來的。

不過,大陸經濟學家楊佩昌指出,中共對石油,鹽業等民眾必需品的控制,使其價格居高不下,從中牟取暴利,只會樹立更多的敵人。

採訪編輯/劉惠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