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習馬會不為人知的細節 習近平要下更大的棋?

【新唐人2015年11月13日訊】(新唐人記者李靜報導)習馬會已經結束,但習近平和馬英九握手81秒,已經定格在歷史當中。近日,有媒體透露了「習馬會」不為人知的細節。學者分析,習馬會透露出,習近平不僅僅滿足與雙方的握手,他還要下更大的棋。

受到全世界關注的「習馬會」於11月7日結束。陸媒南方周末意猶未盡,11月13日報導了一些關於「習馬會」的不為人知的細節

兩岸媒體猝不及防手忙腳亂

習馬會事前的準備工作,雙方可以說做得滴水不漏,事先並無半點徵兆。所以,11月4日正式宣布後,外界皆感突然。

離習馬會只有3天的時間才得到正式通知,苦了兩岸的媒體記者。

台灣媒體報導,台灣行政機構的工作人員因為要在3天時間內,就搞定近300人的報名,所以忙的人仰馬翻,行程說明會也直到起飛前13小時才召開。許多台灣記者的證件信息錄入錯誤,甚至連訂機票的名字也錯,差點卡在機場。

大陸媒體記者也是手忙腳亂。南方周末報導說,大陸媒體記者事先也沒有得到任何「習馬會」的消息。北京一家媒體記者譚帥(化名)11月4日夜裡才接到「習馬會」的採訪任務後,5日,新加坡駐華使館集中為大陸記者辦理簽證。6日,譚帥下午起飛,航班還晚點,在7日0時許才到達了「習馬會」會場。

習馬會的正式登場就如正式宣布消息一樣,悄無聲息。11月7日下午2時59分,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島嶼大廳,在沒有主持人通報,也沒有音樂背景下,習近平系紅色領帶從右側,馬英九系藍色領帶從左側,進入了600多位媒體記者的眼簾。連在場的記者也驚訝說,「啊,怎麼進來了?」

習馬兩人握手長達81秒,隨後向記者們揮手的時間是25秒。

習馬會達成的始末

這歷史的一瞬間是如何達成的?這要追溯到兩年前。11月5日早上,馬英九特別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習馬會達成的始末。

兩年前,在印尼巴厘島的APEC會議當中,第一次碰面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跟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兩人互稱官銜。後來「陸委會」主委換成夏立言。今年10月,夏立言在金門與張志軍舉行「張夏會」時,雙方在閑聊時候就提到了「習馬會」。

馬英九透露,夏立言特別問張志軍,今年在馬尼拉APEC會議上是否可以「習馬會」?張志軍表態說,在國際場合,不方便。但他又表示,第三地是可以考慮的,夏立言當時就建議到新加坡。後來雙方向高層請示,最後慢慢達成了共識。

兩岸領導人會面最好是在中國領土上,大陸或者台灣,為什麼選擇第三地?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王建民研究員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這是妥協的結果。

對習近平和馬英九提前約定,會面互稱「先生」,台北大學教授鄭又平認為:「大陸做了很多妥協。」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習近平務實有彈性,還有他政治能量足夠,才能化解掉兩岸領導人的身份和頭銜問題。」

王建民還表示,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有很大的政治自信和戰略眼光,他不會以一時得失來計較。

鄭又平對習近平的觀察與王建民相仿。他說:「習近平的政治風格直接、強勢,也很有自信心。」

王建民認為,習近平之所以對解決台灣問題有信心,主要是因為習近平在福建工作了十幾年,所以他對台灣問題是有深度了解和掌握。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前副主任委員林中斌則觀察指出,在大陸內部,習馬會這個決定是由習近平本人拍板定的。與大陸前任領導人相比,「習近平更鎮得住內部,所以習近平不會顧慮到內部的反彈。」

習近平要下一盤更大的棋

學者楊恆均撰文表示,習馬會的幕後,顯示習近平要下一盤更大的棋。他認為,如果不在實質上邁出更大的步伐,兩岸最高領導人會晤實在並沒有必要。

楊恆均表示,他期盼的兩岸之間的突破,不僅僅是「關係改善」了,而是經濟、社會、文化甚至政治層面兩岸的全面交流、取長補短與融合。他認為,台灣在中外文化、社會治理與政治管治上,可以幫大陸事半功倍。

目前,中國處於艱難的轉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改革和變革,都是我們盼望已久的,但卻認為絕對無法實現的。

近日,海外大紀元發出特稿,呼籲習近平抓捕腐敗利益集團總頭目江澤民,並立即解體中共。中國在實行民選制度後,習近平則將會是民選的第一任總統

楊恆均認為,通過這次出乎意料的習馬會觀察,中國的變革很可能將在某個關鍵節點上,在大眾持續的熱情期盼和推動下,被從善如流,「不按常理出牌」的領導人一蹴而就。

有意思的是,上周六的「習馬會」結束後,習近平與馬英九又在晚宴上把酒盡歡。兩人聊生肖、金門特產,還提到抗日戰爭。馬英九數次談及「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還直接告訴習近平,當時總統府,曾經遭到轟炸,引起習近平的好奇,並追問「你們的總統府,就是日本時候的總督府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