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廣角鏡】第420期(2015/10/25)

【新唐人2015年10月25日訊】【社區廣角鏡】第420期(2015/10/25)

提要
赴美產子引熱議 紐約市府持開放態度
中國學生留美工作 要突破兩個障礙
探尋前世今生 催眠實例系列篇7
酷炫迷你電動車 80歲阿嬤拉風趴趴走

廣島「和平與愛」國際交流節 豐富多彩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10月18日,在日本廣島市中央公園舉行了「和平與愛」(PAECE&LOVE)國際交流節,各種文化交流的同時,更是孩子們的樂園,接下來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在這次交流節上,不但有來自世界一些國家、地區和日本各地方的展示,舞臺表演等,更是孩子們的好去處,有很多是為孩子們體驗、學習等提供的。中間這個大的迷宮,要想走出去,還需要在裡面猜完幾個問題才行哦,出去後還有很多獎品等著小朋友們呢。

各個展臺帶來衆多的展示,看看這個人都把甚麽拿來當樂器了,噢!還演奏的不錯嘛。

今野先生:「這些手工樂器都是日常用品做的,像噴壺、廁所抽子、把手等,把它們製成像笛子等類似的樂器,為前來的大家演奏,尤其像小朋友們,吹這樣的樂器對他們來說非常高興,當然我也很高興。」

其中,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法輪功團體也出現在了這裡,在舞臺的功法表演中,臺下的很多觀衆都跟著一起練了起來,場面非常祥和。

岡田先生:「在煉功的過程中,感到全身發熱,有出汗的感覺,非常好,非常好的體驗,而且我感覺法輪功學員們都非常的寬容、寬大,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心,挺了不起的,我也有煉功的願望了,我也產生了興趣。」

另外,在法輪功團體的展位前,還有法輪功功法體驗和手疊紙蓮花體驗,傳統方法煮制的茶葉蛋非常受歡迎,而且大家都可以在這裡免費得到一個自己喜歡的蓮花,展位前的人們絡繹不絕。

新唐人記者林方、田振宇日本廣島採訪報導

赴美產子引熱議 紐約市府持開放態度

在美國出生的嬰兒,按照憲法規定,就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因此一些華人孕婦,千方百計希望在美國生產,而紐約市移民官員,對此持開放態度。

最近,有位台灣媽媽,在搭飛機來到美國的途中,產下一名女嬰,這件事情飽受爭議,究竟華人來美產子到底合不合法,讓我們來聽聽紐約市移民官員怎麼說。

紐約市長移民事務辦公室主任阿佳瓦:「我認為那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移民用盡各種辦法來到美國,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更好的生活,他們都是吃盡苦頭來到這裡的,那麼現在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保障這些人的權利,讓他們能夠工作賺錢。真的,這些人只是想要有份工作維持自己跟家人的生活罷了。」「我想,為自己的家人尋求更好的生活很合理,要換作是我們,雖然不知道會做出甚麼事,但我想我們總是會選擇保護自己和家人。」

紐約移民聯盟行政總監崔慶漢認為,雖然有各種情形發生,但基本上出生公民權是個原則。

紐約移民聯盟行政總監崔慶漢:「像那樣的情形,我真的不認為有必要擔心,這個國家就是以出生公民權建立起來的,自從美國建國以來,這法律就是,生在美國便是美國公民,那些人的行為很合理。而身為一個國家,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拒絕。那只表示這些人認為美國是一個能夠成功茁壯的地方,所以他們想來。」

10月7日,一名台灣孕婦搭乘到美國洛杉磯的華航飛機,中途緊急產下一名女嬰,機長因此不得不將飛機轉飛阿拉斯加。該孕婦承認,這次旅行是為了讓即將出生的孩子獲得美國國籍。

新唐人記者王姿懿、宋升樺紐約報導

國學生留美工作 要突破兩個障礙

來美的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移民專家指出,中國學生如果想留美工作,有必要解決兩個問題,我們來了解一下。

Sam Udani是位於紐約的《移民日報》社的總裁,多年從事幫助移民的工作,其中,在與眾多中國留學生的接觸中,他發現中國留學生普遍存在英語能力差,和不遵循美國職場文化的問題。

紐約《移民日報》社總裁Sam Udani:「一個是語言,大約70%的中國學生英語能力極差,很差,他們自己也知道。」

Sam說,要想說服僱主僱用你,你要發表很多見解,要同時展示你的技術能力和非技術能力,中國學生超聰明,僱主也知道,但問題是,如何達到美國公司高產高效的要求。

紐約《移民日報》社總裁Sam Udani:「美國公司裡大家都講英語,但你的英語那麼差,不是一般差,是很差,那你很難達標,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Sam指出,中國學生習慣用中國方式解決問題,這在中國行得通,在美國行不通。

紐約《移民日報》社總裁Sam Udani:「如果你看其他國家的留學生,英國的、紐西蘭的、埃及的、南非的,看看他們在美國是怎麼做的。他們覺察到美國(文化)是不一樣的,我要學得像個美國人,中國學生卻不這麼覺得,因為一些原因吧,他們總認為在中國找工作的方式也一樣適用美國。」

Sam明確強調,在中國找工作的行為習慣在美國行不通。他舉了兩個例子。

紐約《移民日報》社總裁Sam Udani:「關係在中國比在美國好使,造假在中國也許還能找到工作,在美國不行,你越了這個紅線就完了。」

Sam告訴我們,英語不好和不遵循美國職場文化的問題,不止會造成找工作的困難,這也會讓你丟掉工作。

不過,他根據自己的經驗指出,有30%的中國留學生有流利的英文能力。

紐約《移民日報》社總裁Sam Udani:「他們利用自己的流利英語,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不止有中國人,圈子裡也有很多美國人,他們慢慢了解到,哪些行為在美國行得通,哪些行不通,從而找到自己想走的路。」

Sam聲稱,美國公司其實需要中國學生,但就因為這些問題,讓一些中國學生進不去。

目前在大學進修的華裔學生Sherry Wu,覺得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容易形成自己圈子,是造成以上問題的主因之一。

華裔學生Sherry Wu:「在大家剛來美國的時候,肯定都會互相尋求一些幫助,就會找自己人,在這種情況下就會一直講中文,說英語唯一的情況,可能就是上課跟老師溝通的時候。」

Sherry之前成功的在一家美國公司找到工作,周圍都是白人同事,她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經驗。

華裔學生Sherry Wu:「首先沒有溝通障礙,然後主要是Portfolio他們很喜歡,就是我的作品他們很喜歡。」

我相信成功的經驗多種多樣,但是學好英語,了解美國的職場文化,一定對立足美國社會有幫助。

新唐人記者李大宇、Oliver紐約採訪報導

紐約世貿一號觀景臺 瞄準華人遊客

紐約世貿中心一號大樓,號稱西半球最高的建築,上面的觀景臺今年五月底開放後,成為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並且針對華人遊客舉辦活動,我們一起去看看。

我現在就在紐約世貿中心一號大樓的觀景臺,這裡將成為華人旅遊的新熱門景點。

世貿中心觀景臺現在又將縱橫旅遊列為經銷商,瞄準華人遊客市場。

縱橫旅遊集團營運長Rich Sun:「我們想把一個代表美國文化這樣的景點,介紹給我們廣大的,接下來成百萬要來美國的中國的遊客、亞洲的遊客。」

很多遊客從1250英尺眺望整個紐約市之後,對映入眼前的景象都印象深刻。

旅客Calolec:「風景非常的美,一進去時有一段小影片,然後窗戶打開(眼前映入風景)很酷。」

旅客Lucas:「非常的驚嘆,很高,雖然我沒有懼高症,但是在上面有點害怕。」

世貿中心觀景臺從五月底開放到現在,已經吸引超過一百萬旅客造訪。他們對華人遊客的市場充滿期待。

縱橫旅遊集團營運長Rich Sun:「日本只有一億多人的國家,他們讓美國紐約的旅遊繁榮了二十年,我們中國有十三億人,我相信接下來五十年、六十年都是華人的市場。」

除了從觀景臺欣賞紐約市的風景,他們也結合了許多現代高科技的技術吸引民眾。

新唐人記者莊翊晨、宋升樺紐約報導

歐洲社會黨領袖聚巴黎 備戰全球氣候大會

第21界全球氣候大會(COP21)將於11月30日在巴黎舉行,這將是今後幾週國際政界最重要的盛會,因爲氣候直接關係到人類未來。爲準備此次大會,10月21,歐洲各國社會黨領袖齊聚法國巴黎,和氣候環境專家一起,推出21條承諾,並簽署聯合宣言共同應對氣候問題。

10月21日,離巴黎全球氣候大會(COP21)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歐洲各國社會黨領袖在巴黎Maison de la Chimie舉行研討會,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法國社會黨第一秘書長Jean-Christophe Cambadélis,歐洲社會黨主席Serguei Stanichev和歐盟議會民主社會黨主席Gianni Pittelia紛紛到場,歐洲社會黨領袖們共同推出21條提議,簽署聯合宣言。

巴黎氣候大會的目標是讓各國自主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富裕國家對不發達國家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實現能源過渡,從而將地球升溫的幅度維持在兩度。

法國社會黨第一書記Jean-Christophe Cambadélis:「這是人類的一次機會,因為這是全世界共同的決定,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是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酸雨、冰川融化,給全人類帶來災難。」

Jean Jaurès基金會總裁Gilles Finchelstein:「在財政方面,如何讓發達國家幫助落後國家實現能源轉換,這將是巴黎氣候大會的一大挑戰,尤其是從現在開始的幾週內,如何讓綠色基金,就是那1000億援助能源轉換的資金,儘快地流動起來。」

在今年9月底習近平訪美期間,中國宣佈向綠色發展基金提供31億美元的援助,並承諾在2017年啟動限制碳排放計劃。外界評價此舉為即將舉行的巴黎氣候大會開了個好頭。

歐洲議會法國社會黨代表Pervenche Berès:「中國是一個大國,同時面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巨大挑戰。我相信,中國能夠幫助巴黎氣候大會取得成功,而成功的巴黎氣候大會也可以幫助中國。」

歐洲進步研究基金會主席Massimo D’Alema:「在中國,環境問題、污染問題是一個公眾意識到的問題。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非常昂貴,所以不光要有承諾,還要有大家都接受並遵守的規則和約束。」

中國社會黨主席曲衛濱:「怎樣的發展經濟才是真正發展經濟,而不是把環境破壞了,再把錢花出去。那是賠錢了,那不是發展經濟。我是這樣看,得把這個帳算好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巴黎還會組織一系列圍繞全球氣候峰會「COP21」的活動,讓更多人關注氣候環境問題。

新唐人記者仁靜、寶林、偉文法國巴黎報導

探尋前世今生 催眠實例系列篇(7)

在前幾期節目中,加拿大的專業催眠師蔡文瑜(Sunny Tsai)女士介紹了她的幾位病人通過催眠看到了前世並解決了身體的病痛和精神障礙的實例,這一次她要與觀眾分享近來幫助破案的「司法催眠」。一起來聽一聽。

蔡文瑜表示,人的潛意識於一瞬間能收集15個信息,因此催眠近年來也用於幫助破案,即「司法催眠」。

蔡文瑜說,催眠也能幫助人們回憶,尋找到失落的物品。

在專訪中,蔡文瑜對於「前世今生」並沒有下定論,但她說,十年來無數活生生的案例中,催眠確實幫助人們解除了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是激勵她繼續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新唐人記者朱峰多倫多報導

舊金山最古老消防車 160年後物歸原主

10月22日,舊金山消防局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一輛1855年製造的古董消防車。這輛消防車被認為是舊金山生產的第一輛消防車,歷經一個半世紀的輾轉它最終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這輛由銅鐵金屬以及海棠木打造的古董消防車一亮相,就吸引很多民眾前來一探究竟。

原舊金山消防局局長Jack McCloskey:「這是手拉消防車,手動軋水。 在兩邊被叫做制動桿的裝置是用手壓的,上下來回壓。當我們做演示的時候,我就喊號子,用力!出啤酒!用力!出啤酒!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壓力把水噴到目標上。」

1855年,當時舊金山消防局下屬的帝國發動機第一工廠打造了這輛舊金山歷史上第一輛消防車,後來以工廠創始人的姓氏命名為布羅德里克(The Broderick)號。

原舊金山消防局局長Jack McCloskey:「舊金山的歷史實際上是在大火的洗禮中書寫的。1906年以前就發生過6起大火。」

在舊金山服務了10多年後布羅德里克號退役,再後來被轉賣到加拿大。1947年美國消防員基金保險公司購買了布羅德里克,成為該公司重要的收藏品。10月22日,消防員基金保險公司的母公司安聯保險公司正式決定將其捐贈給舊金山消防局。

安聯環球企業及專項保險公司全球業務經理Bruce Petersen:「我們能理解消防員所經歷的,他們為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將這輛原來舊金山製造的消防車返還給社會,是受到了我們公司員工的鼓舞。所以我們非常榮幸能夠物歸原主。」

10月24日開始布羅德里克號將在舊金山消防局博物館免費展出,喜愛探究美國歷史的觀眾不要錯過機會。

新唐人記者蔡迅、林驍然舊金山採訪報導

酷炫迷你電動車 80歲阿嬤拉風趴趴走

在彰化鹿港道路上,最近出現一臺酷炫的小電動車,可愛的造型相當吸睛。車主是一位80歲阿嬤,因為鹿港風大又冷,容易吹亂頭髮,家人買來給她代步,現在阿嬤常開著車趴趴走。

扁窄可愛的一人小車,酷炫指數破表,開在路上,時速雖然只有20公里,但直行轉彎都很靈巧,又能遮風擋雨,不怕強風吹亂頭髮。80歲阿嬤開著車逛街買菜,成了路上的「嬌」點。

記者vs電動代步車主黃玩:「(這臺對妳有甚麼樣的幫助?)有呀有幫助,買東西很方便,就是說都可以不怕風雨、方便,出來很多人看我,跟我講很多話,很有趣,很高興。」

民眾:「這沒看過,鹿港是第一臺,所以看起來就很新鮮,又覺得很炫。」

這一臺正宗台灣製的電動車,是2009年台灣金品獎。方向燈、車頂、車窗、雨刷,一應俱全,車門打開,活像一只張開翅膀的蝙蝠。

電動車專業經銷商許福敏:「它有兩款,一款是開放式的,一款是做密封式的,開放式是沒有門的,密封式有兩個門,好像蝙蝠一樣。」

原本舊的老人電動車,無法遮風擋雨,現在阿嬤開著車不怕颳風下雨,一上路趴趴走,瞬間爆紅,馬上吸引路人的目光。

新唐人亞太電視葉錫鴻、陳漢昌台灣彰化採訪報導

蛋捲新口味 玉女番茄創新用途

蛋捲口味五花八門,現在連番茄都能加在蛋捲中。台灣雲林的溫室小農,因為看到玉女番茄的供給量已達飽和,想要創造一條新的出路,於是花了七個月研發「番茄蛋捲」,並且一開始是為了滿足太太的味蕾,來看這則甜滋滋的報導。

雲林北港的溫室小農,為了滿足喜歡吃蛋捲的老婆,又看到蕃茄的供給量達到飽和,想要創造一條新的出路,於是花了7個月研發「蕃茄蛋捲」,讓老婆吃的健康,來看這則甜蜜蜜的報導。

麵粉糊放在高溫鐵板上,卡滋一聲,壓平,就可以捲成蛋捲了。看似簡單,卻花了姚榮義6、7個月的時間,才研發出「番茄蛋捲」。

溫室農民姚榮義:「黃金比例的問題,黃金比例不對,味道也不對,做的困難度也很難。」

姚榮義10年前放棄臺北的食品事業,返回雲林老家種植溫室玉女蕃茄。他看到市場飽和的危機,於是開始研發「蕃茄蛋捲」。

溫室農民姚榮義:「我只想說,最近一直崩盤也不行,也要想出走一條路出來,我們就是把它結合,從番茄、把它從蛋捲,把它結合,看能不能找一條路出來。」

研發蕃茄蛋捲的構想,是看到老婆喜歡吃蛋捲,所以堅持用料要天然無添加,不增加健康負擔。

溫室農民姚榮義:「不管是吃或者是製造的都要原味的,最健康的,無添加化學色素、無添加化學原料,這樣對我們每一個人,不管是大人或小孩,不要造成醫療的負擔。」

姚榮義妻子沈美齡:「能夠吃到自己種的東西,跟自己所做的東西是很幸福的。」

夫妻倆是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別人用花表達情意,姚榮義用蕃茄蛋捲表遠愛意,用蕃茄園守護愛情。

新唐人亞太電視張祐銘、陳逸文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鄧南光相片展 重現台灣30年代

鄧南光是台灣早期攝影大師,當年曾被攝影界譽為台灣的「快門三劍客」之一,他的作品多是記錄早期街景與人物的生活寫真,近期他的家屬在桃園舉辦鄧南光作品展,展出84幅照片集,讓民眾回味30年代的時光。

相片中人物,漆黑的臉頰,挺著胸膛,這是早期礦工工人的英姿,還有在溪邊洗衣服的婦女,和市場叫賣的攤販,這些黑白照片,都是70年前社會寫實影像,攝影家正是台灣攝影大師鄧南光。

鄧南光家屬鄧世正:「很多用文字去敘述,都是敘述不出來實際上到底是怎樣,那用照片的話,我們就曉得那以前的狀況是怎樣。」

鄧南光出生於1907年新竹縣北埔鄉,早年他與張才、李鳴鵰被攝影界稱為「快門三劍客」,1930年他代赴日讀書,受新興寫真的影響,開?攝影之路,作品中除了日本街景,台灣慶典習俗,鄧南光的兒子表示,父親對人物特別有感情,所以記錄人物的作品特別多。

鄧南光家屬鄧世正:「(鄧南光)有出於同理心在拍,不會說他們好像比較低俗,還是怎樣,他沒有,跟他同一個角度在拍。」

鄧南光的兒子相信,照片與人能產生共鳴,這次展出84幅鄧南光的照片集,還有用了42年的萊卡相機,以及設計體驗區,要與民眾回味這些30年代的古早文物。

新唐人亞太電視胡淑霞、詹詠茹台灣桃園採訪報導
加安省推養老金制度引耆老關注

加拿大安省政府早前宣佈,僱員超過500人的公司,將在2017年開始實施ORPP退休金計劃;人數50至499人,2018年開始實施;僱傭少於50人的公司,包括自僱人士,2019年開始供款。但ORPP計劃一直備受爭議,尤其受到中小商業的反對,大選前保守黨政府也明確拒絕與安省合作推行ORPP,那麼這一次聯邦大選自由黨上臺,對ORPP有何影響,我們來聽一聽加拿大退休人士協會的說法。

加拿大退休人士協會副會長伍素萍表示,協會本身更傾向於在全國範圍提高養老金CPP。

加拿大退休人士協會副會長伍素萍:「更好的辦法是增加CPP養老金,我們是全國性的機構,我們是為所有的加拿大人爭取福利,而不只是安省省民。另外,聯邦的養老金更容易管理,已有現成的管理系統,納稅人來負擔,聯邦政府來管理。」

早前安省政府宣佈ORPP的具體實施時間和額度時,省長韋恩對於媒體關於管理費用的問題不能作答,伍素萍說,管理成本是一筆額外的負擔,最終會由納稅人來承擔。

加拿大退休人士協會副會長伍素萍:「即使1.9%的額度是可行的,如果不允許使用現有的管理系統,管理費用會相當高,大選前聯邦政府已經拒絕承認ORPP,拒接收取ORPP,意味著安省政府不得不設立獨立的管理計劃,這個成本很高,最終會由支付養老金的納稅人來承擔。」

伍素萍說,退休人士協會多年來一直遊說聯邦政府增加養老金CPP額度, 現在自由黨上臺,極有可能增加CPP。

加拿大退休人士協會副會長伍素萍:「阿省省選新民主黨上臺,加上魁省的支持,我認為,有足夠的省份支持聯邦增加CPP,因此ORPP可能會被取消,與CPP合為一體。」

伍素萍表示,安省商界特別是中小商戶對ORPP有反對聲音,工會方面也不認同,省府阻力重重,ORPP最後很可能會夭折。

新唐人記者朱峰多倫多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