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植榮:美國的崛起源於「美國夢」

2013年6月7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訪問時提出「中國夢美國夢是相通的」。美國的崛起源於「美國夢」,中國要復興也要有「中國夢」。

在20世紀里,一個個美國夢變為現實。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也實現了,在他發表《我有一個夢》的演講一年後,美國通過了《權利法案》,黑人開始享有與白人同等的權利。

「美國夢」的本質就是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中國的理念是「大河有水小河滿」「國強民富」,美國的理念則是「小河有水大河滿」「民富國強」。國家的成功取決於每個公民的成功,社會上有一個人貧窮,就不能稱其為富裕社會。芭芭拉·布希說:「你們家庭的成功,我們社會的成功,不是取決於白宮裡發生了什麼,而是取決於你們家裡發生了什麼。」為此,肯尼迪號召:「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為美國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保障。「人民是政府所有權力的源泉,所以,應擴大人民的權力,而不是限制人民的權力。要想擴大人民的權力,就必須為每個公民提供參政機會。」喬丹接著說:「政府代表所有人的權力,而不僅僅代表一個利益集團的權力。」

政府必須問政於民,絕對不能讓「專家」「精英」堵塞政府與人民溝通的渠道,艾森豪威爾警告說:「我們必須警惕由科技精英掌控公共政策的危險。」這就是民主。

在民主政治里,官員是人民的公僕,中國叫「父母官」,美國則叫「兒女官」,百姓是官員的衣食父母。羅斯福說:「我們為官的宗旨不是欺壓黎民百姓、被人民侍奉,而是侍奉我們的人民、甘當人民的公僕。」「那些愚蠢地認為,騎在老虎背上就能擁有絕對權威的人,結果成了老虎的腹中餐。」肯尼迪的論述與「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如出一轍。

為官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掠奪人民財富,更不是當利益集團的說客。羅斯福說:「我們只有認識到把物質財富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是錯誤的,才能避免在高官厚祿的錯誤思想指導下去擔任公職或高級政治職務。」尼克松坦言:「我很自豪地說,在所有資助我的人當中,沒有一個人曾要求我給他特別關照。我很自豪地說,沒有一個人曾要求我違背我自己的良心對一個法案投票。我很自豪地說,我沒有以任何借口讓納稅人為我的政治活動費用支付過一分錢,因為我認為,政治活動費用不應該由納稅人承擔。」

喬丹對如何為官這樣解釋:「作為公僕,我們必須成為這個國家百姓的楷模。如果官員勸告人民關心共同利益,可我們自己卻在踐踏共同利益,這該是何等的偽善。」

民主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選舉,選舉必須是自由選舉,不能是脅迫或暗示下的選舉。馬爾科姆說:「要麼是選票,要麼是子彈;要麼是自由,要麼是死亡。如果你們沒有作好為自由付出代價的準備,那就請你們不要妄談『自由』這個字眼。」

不自由,毋寧死!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就像溺水的人渴望空氣一樣,越是有良知,文明程度越高,對自由的渴望越強烈。希拉里·柯林頓說:「自由意味著人民享有公開聚會、結社和辯論的權利,意味著要尊重那些與政府持不同政見者的觀點。」

美國憲法上「人人生而平等」和「天賦人權」的神聖理念是民主政治的靈魂。肯尼迪對此詮釋為:「人權並非來自政府的施捨,而是來自上帝的恩賜。」

「抱著一個種族火藥桶比抱著一顆原子彈更危險。」這是馬爾科姆對社會和諧重要性的精闢論述。只有公平、廉正的土壤,才能孕育出偉大的和諧社會。國家追求的是普遍富裕,不能只考慮富人利益,忽視窮人利益;不能讓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與窮人是共生關係,正如肯尼迪指出的那樣:「如果一個自由社會不能幫助眾多窮人,那它也就不能保全少數富人。」當前發生的70年來最嚴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其誘因就是政府只考慮房地產開發商的利益,忽視了房奴的利益,但危機使所有人——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蒙受損失。

人不是孤島,生活在社會上要互相關心。如果每個人只考慮個人利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就是一個分裂的冷漠社會。費希爾警告那些自私自利的人說:「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所以我不去阻止;他們追殺貿易聯盟成員,我不是貿易聯盟成員,所以我不去阻止;他們追殺羅馬天主教徒,我不是羅馬天主教徒,所以我不去阻止;現在他們來追殺我們,還有誰能去阻止?」

教育和勇敢的科學探索精神為美國的崛起注入了活力。計算機,原子能,登陸月球,火星探險,美國在科學上的重大成就讓世界其他國家肅然起敬。約翰遜說:「貧窮絕對不能成為學習的障礙,教育必須為擺脫貧窮提供出路。」面對太空探索的挫折,里根以大無畏的氣概發出了豪邁的聲音:「挑戰既來,笑而迎之。」「未來不屬於懦夫,而屬於勇敢者。」

20世紀的美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並贏得了冷戰的勝利,軍事實力捍衛了美國20世紀霸主地位。麥克阿瑟早就為美國制定了戰略防禦策略:「太平洋是保護所有美國領土和太平洋所有自由島的盾牌,我們和我們的盟國通過控制一條從阿留申群島到馬里亞納群島的弓型島鏈來控制太平洋的亞洲沿岸。這條島鏈可以讓我們擁有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到新加坡所有亞洲港口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阻止任何敵對行動進入太平洋。」

20世紀的美國像賓士的列車,如科莫所說,「一車接著一車地把教育、住房、和平帶到了新邊疆;整個美國大家庭都上了車,不間斷地向外擴展、壯大;在前進的道路上,把所有老弱病殘和黑人、西班牙裔人以及其他所有族裔的人都拉上,當然也包括那些為建設自己的家園而奮鬥並要求得到美國一小塊土地的土著人。」

沒有親情的人生是枯燥的、寂寞的人生。芭芭拉語重心長地勸告年輕人:「當你們走到人生盡頭,你們不會為沒通過一次考試、沒贏一場官司、沒多做一筆生意而後悔,但你們會為沒陪伴丈夫、孩子、朋友和父母而懊喪。」

當然,一個人也好,一個民族也罷,夢想絕不是僅僅對金錢的追求,只有金錢也帶不來社會的和諧和人們的幸福。美國夢對精神層面的追求遠遠勝過對物質的追求,正如美國作家托馬斯·沃爾夫寫的那樣:「任何人,不管他出身如何,也不管他有什麼樣的社會地位,更不管他有何種得天獨厚的機遇……他有權生存,有權工作,有權活出自我,有權依自身先天和後天條件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美國歷史學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在《美國史詩》也寫道:「美國夢遠遠超過物質範疇,美國夢就是讓個人才能得到充分發展,實現自我。」他認為:「美國夢不是汽車,也不是高工資,而是一種社會秩序,在這種秩序下,所有男人和女人都能實現依據自身素質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並得到社會的承認,而與他(她)的出身、社會背景和社會地位無關。」羅斯福總統對美國夢概括為:「幸福不是來自金錢,而是來自成功的喜悅和創造性的努力。在瘋狂追逐瞬息即逝的利益時,千萬不要忘記勞動帶來的愉悅和精神享受。」(本文選自《美國20世紀最震撼的聲音》[英漢對照]前言,劉植榮譯,江西人民出版社)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